第二十五章:暑假(第 4/4 页)
但节奏很慢,很有生活气息,在一些小巷子里,老人们在安静而又阴凉的地方下棋喝茶,小孩子也到处乱跑。
这些在十几年后完全看不到,因为没有安静而又阴凉的街道了。小孩子也不会被允许脱离家长视线,更不可能让他在炎热的街道上乱跑。
那些藏在角落里的小吃也被他们找到,大部分味道都还不错。
基本每家都保持着自己最特色的味道,调料简单,但滋味十足。
不像十几年后,各种的融合导致去哪家餐厅味道都差不多。
有些很小的苍蝇馆子,菜式简单,条件简陋,但味道真的棒极了,十几年后就找不到了。
各种原因吧,估计拆迁后,后代有钱了不愿意再做这种小本买卖的原因居多。
还有就是那种开再家属院里的小吃店,就一两种吃食,能开个几十年还生意火爆,绝对有他独到之处,十几年后就不允许在小区里摆摊了,就永远也吃不到了。
张帆家附近家属院就有一个只卖米线的小摊,他从小就喜欢吃,那味道简直一绝,食材也是货真价实。几张小桌子每天都要排队,把一大桶骨汤卖完就收摊。
可惜到了张帆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那个卖米线的阿姨生病了,之后再也吃不到了。
阿姨卖的米线用料十足,又可以免费续汤,一锅汤其实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后代也就不愿意去做了。
长安城很多馆子一直都保持这样的规矩,也保证了自己的味道,生意也就能做成几十年的老店。
十几年后,生活节奏快了,一切向钱看,就很难再保持自己的规矩。
后代们有钱了,店铺大了,自己也不再上手去做。
雇的人也不会用心去做,味道也就大不如从前了。
这就是社会发展必然会发生的,谁也没办法解决。
所以张帆趁现在还能吃到,就到处去多吃点。
各个旅游景点他们倒是一个都没去,对外地人都想去的地方,完全没兴趣。
前世也是这样,除了动物园,他和他的小伙伴儿如果不是春游去景点,完全没想过去旅游景点玩。
他去这些著名旅游景点,完全是因为上大学时陪同学去的,谁让他是本地人呢。
每天和三个损友在一起乱跑,张帆也觉得自己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
没有了之前的隔离感,心态也不自觉的年轻起来。
以后,他们也很少有机会这样聚在一起,无忧无虑的纯玩了。
就这样,上午到处乱跑,下午要么去游泳,要么去打蓝球、要么去踢球。
晚上就在院子里纳凉看长辈们吹牛,偶尔和周舟、那克去打打街机。
回家就玩玩游戏,抄抄前世看的电视剧电影。
过的很快,马上开学了,张帆的两首歌曲也要发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