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导演和选角(第 2/4 页)
郭凡和他们恰恰相反,他没有专业做过导演,但有自己的阐述,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样的片子。
李樰原职是一个摄影师,跟着导演拍过不少戏,经常和导演一起讨论如何拍摄,所以他的基本功最扎实,且有自己的拍摄想法。
三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郭凡和李樰不错,李樰是即战力可以马上担任张帆的副导演,郭凡有潜力,可以先让他跟着宁皓在剧组学习一段时间,就能派上用场。
既然三个人意见统一,当场就决定录用了郭凡和李樰。把他们交给人力那边谈合同和薪酬。
签完合约后,就安排郭凡去宁皓的剧组报道,去适应下影视剧的拍摄,虽然都是剧组,影视剧剧组和电视台节目剧组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李樰被安排当张帆的副导演,虽然他还没真正当过导演,但他在剧组工作的时间长,对剧组所有工作都门儿清。
把完全剧本和分镜头交给李樰,让他先熟悉,过两天就要试镜演员了,李樰也是要参与的。
这段时间,张帆一边管理着公司,还要筹备剧组,一直忙的脚不着地,多亏有孙晓龙帮他跑腿。孙晓龙能当八年兵,虽然耿直,但绝不是一个笨人,这半年多的锻炼,他多少也拍戏有了一定了了解。
虽然对拍戏不是很精通,但执行能力是真的强,张帆安排他做的事,绝对不会打一点折扣的完成。
张帆把寻找取景地的工作交给了他,把他的要求都交代清楚,孙晓龙就开始一直在各个地方奔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外奔波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在试镜的前一天把所有取景地都找好了。
把满满一背包的资料,照片和拍摄的内存卡交给张帆,张帆看了之后,十分的感动。看资料,孙晓龙按照他的要求,把青岛到深市所有的小城市都跑了一遍,找合适取景的学校。
孙晓龙办事相当的很靠谱,知道拍摄时,学校都已经开学了,他农村出来的,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为了不打扰学生们上课,他多跑了很多路,找到了一家刚搬去新校区而废弃的学校。
这所学校在鲁省青岛一个沿海小县城,看照片和视频,非常的不错,虽然杂草丛生,但只要稍微打扫一下,就是很好的取景地。
最主要是周边环境非常好,沿海小城,保持着90年代的街景。
“龙哥,做的非常好,这部戏你跟着一起做制片主任吧,以后慢慢学着做幕后,跟着我做助理浪费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