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科技成果!(第 3/4 页)
兄弟部队的一个小战士搬运了三天,跟我们水上运输分队的同志熟了,最后一天拉着我们的同志说,老班长,谢谢你们给我们送沙袋,没你们的沙袋,我们团负责的这一段真守不住。”
这很感人吗?
陶副师长湖涂了,下意识回头看向秦副市长和沉副市长。
秦副市长和沉副市长一样觉得奇怪,示意老王同志继续。
“我们的同志说不用谢,大家都是为了抗洪。”
老王清清嗓子,随即话锋一转:“那个小战士回头看看岸上,又拉着我们的同志说,老班长,能不能请你们再帮个忙。我们的同志说,可以啊,需要我们帮什么忙。小战士流着泪说,你们再灌沙袋能不能别灌那么满,太重了,我们搬不动。”
陶副师长愣了愣,勐然反应过来。
想到在一支队见过的沙袋,秦副市长也意识到怎么回事了。
陵海预备役营灌装的沙袋都是标准的,灌装的比较满,每袋都在八十斤左右。并且袋口是用缝口机缝的,不像用绳子扎的袋口,比较容易搬运。
陵海预备役营讲究效率,要用最快的速度把灌装好的沙袋送到地方,好回来装运第二批往别的地方送。
人家虽然有了垒子堤所需的沙袋,但要往需要加高子堤的地方背。
一袋八十斤,不算重,力气大点的背上就走。
但要背的不是一两个八十斤重的沙袋,而是六万六千多个!
如果淋上雨,每袋肯定不止八十斤,谁背得了那么多,谁又能吃得消?
正因为抗洪抢险是力气活、打的是持久战,所以在电视新闻里经常看到官兵们背的沙袋并不满,很多编织袋里可能只有半袋沙土。不是人家不想多装多背,而是真背不动……
陶副师长沉默了。
秦副市长轻叹口气心情格外沉重。
“陶副师长,你刚才说供水保障,其实我们供水分队不只是保障全营的饮水安全,也要兼顾在附近堤段抗洪抢险的军民供水。比如402军,又比如已经确定撤编但依然来抗洪的沙家浜团,他们喝的都是我们提供的水。随着附近几个民垸弃守,我们还要给在附近大堤上避洪的群众提供饮用水。”
“供水分队发挥的作用很大。”
“我们早晚是要回去的,但住在堤上的群众想重回家园要等洪水完全退去。我们陵海市w叶书记和长航局政策法规处的黄副处长研究决定,等我们完成抗洪任务回去时把水上水厂船捐给荆州市防指,因为人家比我们更需要。”
“为什么要跟长航局研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