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属于自己的家(第 2/4 页)
陈爱国招呼了大家,大家点点头再次热火朝天的干活。
猪棚扩大,沿着以前陈松爷爷奶奶塌掉的旧房子扩建,打造一个大院子,原本的梁顶构造加固,几个叔伯都是老师傅,没多久就重新弄了一遍,红砖墙和木板结合,很快一个大房子的样子就已经出来了。
“三娃子,窗户怎么办,要现做吗?”陈爱国看着房子成型,默默点头,但没找到窗户,于是来问陈松。
陈松一愣,连忙从不远处拖出一堆木窗。
“这是?老宅那边的木窗?”陈爱国一眼就看出了这些木窗的来历:“你倒是好眼光,这些木窗当年也是出自名家之手,要不是土改拆四旧,怕也轮不到你。”
“是啊,我运气不错,这些窗户刚好可以用上,基本不用修,直接装上就行。”陈松拿起一个木窗,对着新起的墙窗口比对着,他早在设计图上画出了大小,几个叔伯砌墙时候留出了窗。
陈爱国是装修老手了,徒手定窗,三两下,就把窗户安上了,也没用钉子,只是用了几种铆结构,窗户牢牢的按在墙上,使劲晃了晃也没动弹一下。
对自己父亲有这么一手吃饭的手艺,陈松还是服气的,不然光凭土里刨食的本事,陈爱国也没办法把三个娃拉扯大。
屋顶先用木条装订,陈松爬上屋顶,给那个叔伯帮忙,看叔伯娴熟的对线,钉钉子,一个瞬间,就把长长的木条平齐的钉在顶上。
半个钟头后,整个屋顶已经都钉满木条。
“来,帮把手,把青瓦带上去。”
原先猪棚的青瓦还是完好无损坏的,再加上陈爱国带来的一些,刚好可以铺满新屋子的屋顶。
这个年代的青瓦还是普通的弧形瓦片,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地方,但普普通通,配上雕花刻龙凤的窗户,整个房子就有种水乡古镇里房子的美感了。
房子基本的样子已经成型,陈松突然想起中午的大家的饭还没准备,当下暗道一声糟糕。
回到这个年代,本身经验不足,以前这些事那需要他自己亲手负责,因而忘记还要给工人包饭这件事。
陈爱国似乎明白陈松的担忧,忙活完手上的事,走了过来,拉了拉他到一边,低声说:“怎么,现在才想起要弄午饭?”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