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拐童案,信永王(第 3/4 页)
阿索罗氏嫁给威烈王后,信永王承铵措就成了北朔王室最尴尬的存在。
贞定王的部下想撺掇的他夺位,威烈王的人又对他满是猜忌,无论他上表了什么策论,是好或坏,对百姓是有利还是有弊,他们都不会看一眼。
这样一个自家事都没弄清楚的人,来大塍整什么幺蛾子。
印花棠的吵闹声越来越大,我依稀间隔着还听到了几句叶成帷的安抚声,我看了眼那,跟阿晚道,“要不,咱们去看看?”去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这动静,可不像是来发表感谢的。
倒有点像......兴师问罪!
我跟阿晚到印花棠时,那些人正聊得起劲,口若悬河,义正言辞。
我示意花如锦不要出声,跟阿晚绕到棠后,就着他们的高谈阔论,浅浅的听了一耳朵。
一开始的时候,还算正常,来回推腔说着自家孩子被拐后自家的着急,又说起孩子失而复得时全家的喜悦,情至深处就对我表了起白,说什么我犹如天神在世,说什么我心慈宽厚,又说什么我不愧是覃家的人,纵是一介女子也有惊人的胆魄。
这些话,我躲在后面听得牙都要乐出来了。
可还没乐半天,那些人的话就变了味道。
一个个的竟说起了监察狱司,有说阿晚办事不力,一个案子查了一个多月也没结果的,也有说阿晚查出了结果,只不过是胆小怯懦,怕得罪权贵所以不上报苏秦鹤,不缉拿罪犯入狱的。
还有一个,我仔细的记住了那个人的面孔,而立之年,塌鼻子,小眼睛,嘴巴边还有颗带着毛的痦子,说话稍微激动点时,那痦子上的毛就也跟着一颤一颤。
我之所以要记住他,是觉得这个人很有问题,有问题到,他居然凭着猜就把拐童案的整个经过,还有背后之人给猜了个七八。
他没猜到的两三分是信永王,他说,“此案涉及孩童皆为我大塍富商巨贾与我等在朝之人之子,普天下,能有这么大胆子把我们都给算进去的,本官看,除了那北朔人,再无其他了。”
“那此事,端毅侯也查到了吗?”又一个差不多年岁的人问。
那人又说,“此事,本官能猜到,那端毅侯有怎会查不到,不过查而不说罢了!”
“查而不说?那岂不是包庇之罪!不行,老夫要上告陛下,告他端毅侯一个欺君罔上之罪。”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