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春香楼里的香儿姑娘(第 2/4 页)
是因为这,你大哥才得了一个仁德好名声。
今日,若把你和他换地而处,他就绝不会像你现在这样跪在朕的面前,哭哭啼啼的没个储君的模样。
还替他们受罚,你要朕以什么明目罚你?你是想让朕告知天下,这联名上书逼迫自己父亲的蠢事是你这个为人子的做的吗?
朕这是在给你找顶罪的,你怎么就不明白了。
这朝堂上的事,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对天下人广而告之的。有的事要遮,有的事要编,有的罪,更要推。
你的朕的儿子,是这大塍未来的君王,要是朕明日就对天下人说今日冲上朝堂上,逼朕给苏江太子翻案的四十九人皆是受你所惑,你觉得他日,天下人会怎么说?
那些藏在安阳城里,藏在大塍乃至东洲大陆上,对重夺江山贼心不死的前梁余孽来说,这事是否又是个实打实的靶子?
看啊!这大塍的太子果真是被冤枉的呢!这大塍的君王未免也太昏庸无道了点,杀子时闭眼,现在竟被自己的儿子撺掇着臣子来逼着查旧案了。
然后呢?朕查还是不查?
你刚才选择由朕处罚他们,朕还以为你懂了朕与你大哥的心,却没想到还是这么蠢。
罚你,就等于把这事告知天下。就是现在不明着说,可你当他们都是跟你一样的蠢货吗?
他们……精明着呢!”
舒完心中愤懑,晟武帝又道,“这事也算是给你个教训,你现在还未实际掌权,等你权柄在握,一定要谨记今日之日,一言一行,务必隆合规矩。
所有的事皆由事实出发,万不可从心而论。人心偏颇,这是天生自然,更改不了的事实,用偏颇之心想事,自然也会有失公允。
这是为君者的大忌!”
棍棒出孝子,重骂之下也才会有神智清明,苏淮缓了缓,道,“儿臣知错,此事,但凭父皇处置。儿臣绝无他言。”
晟武二十五年,孟穆两家获罪。
孟家举族,穆家满府,男子成年者,灭,未成年者,入宫为监,女子无论老少皆入芳乐司,为妓。
这是对外的,对内,晟武帝是这么跟苏淮说的。
“那两家的老家伙都是跟着朕当初打天下的人,跟朕叨叨的要辞官,要回乡,要含饴弄孙已经很多次了,这一次,就让他们趁着这个机会彻底的从这污水里脱身出去,做个闲云野鹤的农家翁吧!”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