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谋职(第 3/4 页)
香皂,大乾有皂角,又是为有钱人多了一份花费。
……
但是,大乾的普通老百姓丝毫没有因此而获利,新鲜玩意意味着垄断和暴利。身为勋贵,钱太多并不是件好事。
于是苏策将十余种法子进献给了东宫后,太子赵载承同样也没让东宫养的匠人和商人用这些法子,转手给了圣人赵钰民,因为新置四军乃是圣人亲军,国家是不会养这些军队的,那只能是圣人赵钰民自己养活这些人。
军器监和将作监的武备都是明码标价的,即便是圣人赵钰民也需要掏出皇家的老底才能置办的起来,圣人为了四军掏出来的五百多万贯,不仅掏空了皇宫,乾州祖地也送了很多钱到长安,整个运钱的车队连绵三里。
苏策的这些法子算是救了圣人的急,虽是帝王,但是大乾可不是圣人一言独断的国家,大齐的乱局就是因为帝权太过强势,整个国家都乱了套,大乾历代帝王都谨守着底线。
所以新置四军,圣人的钱不够用,那就只能去借,还不能像户部借,因为户部怕成为烂账,压根不会给圣人,所以圣人只能用苏策的这些法子去和皇族中人交换。
而随着圣人将苏策的法子一项项被卖给皇族,新置四军的钱变得绰绰有余,圣人赵钰民有了钱,腰杆子也硬了,户部卡脖子的情况如今倒是不会再有了。
钱到位了,人自然也到位了,从各军中选拔出来的悍卒,军器监和将作监的武备也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北苑大营,新置四军本来打算用一两年时间凑足兵员和武备,如今到了九月底就可以筹建完毕了。
而如何给苏策的封赏,圣人赵钰民很是头疼。
封爵吧,这些功绩也不是战功,非战功不可授爵,这个底线不可打破。
晋勋吧,既不是民政亦不是军政,也不可晋。
给官吧,朝堂上的大臣们就等着他赵钰民开口了,这样这两年被“欺负”的文官们就可以指着他赵钰民的脸骂卖官鬻爵了。
爵,勋,官都不能给,给钱吧,苏策要的也不是钱,不然这些明眼去看都能赚钱的法子,也不能一次给十几样。
“头疼!”圣人赵钰民揉着眉头,对于苏策的封赏,一时间没有了法子。
“传太子过来!”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那就找到让问题产生的人。
“见过父皇!”太子赵载承一脸恭敬的看着圣人赵钰民。
“说说,如今怎么办”圣人赵钰民开口说道。
“什么怎么办”太子赵载承装傻充愣的看着自己的父皇,若是知道怎么办,我能把这些赚钱的法子一样不留的都给你,东宫虽然钱多,但是谁会嫌钱多呀。
除了勋贵这群人,一是为了避嫌,二是为了不消磨掉求战的心气。
只是这些武夫做事,总是显得有些太傻,喜欢把钱埋在后院,没事就穿着打着补丁的袍服去皇宫“顺”东西,装作很穷的样子,抓住了还得把东西高价“买”回来,一来二去,东西被“顺”了就“顺”了。
“朕说的是泾阳县伯苏策!”圣人赵钰民拍着脑门,看着装傻充愣的老大,这儿子太不让人省心了。
“哦,苏策啊,儿臣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封赏不外乎爵,勋,官,财,父皇择一封赏即可,儿臣监国,才觉父皇往昔劳累,今天各地折子堆积如山,可不能耽误……”太子赵载承可不想搭茬,想到自己自从监国之后,自己的这位父皇那可是整日悠闲,皇宫里面待累了,就去南山离宫,监国这几年,父皇红光满面,自己却日渐消瘦,摊上这么一个慵懒的爹,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