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攻城(一)(第 3/4 页)
“夏归,在!”
“换!”
“诺!”
随着陆续有弓手射完两壶箭,在西面城墙上,不断有旅帅带着自己的兵下城墙,而他们的空缺,早已经被赶上来的其他旅府兵填上。
没有寒暄,下了城墙的府兵也没有闲着,排队去辅兵哪里去领取箭矢。
这些府兵都是至少轮番过一次的府兵,其中还有不少老兵,苏策看了一会儿,西面城墙上的府兵们,进退有度,以马面箭楼为中心,在各自校尉的指挥下没有给吐蕃奴隶们丝毫登上城墙的可能。
“刺史,您看!”只是苏策好心情转瞬间就被一声惊呼打破。
只见从吐蕃大营中推出来了至少两百具床弩。
何为床弩?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
举目远眺,苏策脸色不由得一变,那是大乾的制式三弓床弩,这样的床弩需要一伙人合力才可使用。
大乾床弩来源自大齐床弩,只是加了绞盘,弩臂上有三张弩弓,前端安两张,后面装一张,前后相对安装。
前朝大齐床弩需用人力开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一般射程在二百至三百步,即三百七十至五百六十米左右。
大乾在尾部加上绞盘后,才将人数降为八人拌动绞盘,一人填装弩炮,说是弩炮,其实是说三弓床子弩使用的弩箭,射声炸响。
弩炮由粗壮的箭杆和铁制的箭羽组成,前端装有巨大的三棱刃铁镞,因为它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长枪差不多,所以又叫“一枪三剑箭”。
还有一种箭名称叫“踏橛箭”,其功能在于攻打敌方城堡时,将粗大的箭射向敌方城墙,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墙内,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墙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护下可攀着这些射插在墙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墙,攻陷城池。这种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称。
但是不管是那种弩炮,吐蕃人怎么会有这些杀戮重器呀!
“床弩!快用床弩!”
箭楼中的鼓声不在很有规律的一息一次,而是变成了急促的三声紧接着三声。
“快推床弩出来!”
马面上面的箭楼掀开箭楼的木板,一座长达一丈的床弩,从箭楼中央推出来。
“绞!”
“嘎吱嘎吱!”负责床弩的府兵,八人分为两队,四人负责一面绞盘,嘴里喊着一二。
手指粗的牛筋被绷直,伴随着床弩受力,弩床发出刺耳的声响。
“咔!”一声,牛筋卡在手掌大小的弩钩上。
伙长拿着木锤,狠狠地的砸在弩机上。
“砰!”一声,如同长枪一样的弩炮从箭楼射出,眨眼间便射中了自己的目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