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北磨刀(第 1/4 页)

    隆盛十三年,大乾整整一年没有大军在外征伐,三年不征的第一年很是平静,但是水面下却是暗潮汹涌。

    军方闷着头练兵建军,朝堂上民政之事一派欣欣向荣。

    而隆盛十三年新政,大乾也将原有的官制做了些许调整。

    外朝三省六部一监,多了一个建章监,内朝一省九寺五监一台,多了一个内侍省,其中尚书省的权柄被极大的加强了,新设正二品尚书令,从二品尚书左右丞,而这三人也成为文官之首,打破了文不过三的惯例。

    放在以前,文官做到最高也只是正三品的三省六部主官,现在将尚书省地位提高,实则是圣人赵钰民需要文官施政,毕竟武将身上或高或低身上都有着爵位,县公就是从二品,而大乾如今县公以上者五十有二,民政施为,必定会触碰勋贵的利益,因此文官的地位不提不行。

    至于内侍省则选用宦官,主要是处理宫中杂务,品阶也只在正三品。毕竟侍奉圣人赵钰民的内侍们也需要给些甜头。

    三省六部权柄加强,在三年不征的第一年,确实做出来不少实事,作为外朝,政令清明,百姓称赞,一时间风头无两。

    反观内朝九寺五监,除了军器监今年储备军械上做出了些文章,其他九寺四监却没有太大建树。

    因而作为九卿之首的太常寺卿便琢磨着做出些成绩来,要不然世人只知外朝,内朝迟早有一日会沦为摆设。

    圣人赵钰民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因而太常寺卿另辟蹊径,选中了化外之人这块外朝官员没有注意的地方。

    而且九寺中很多人都与道门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很多人甚至出身就是道门,日常都是道士打扮。

    事实上,太常寺卿的选择也不算错,前几年安北都护府与九胡罗斯大战,道门派出了九成门人北上,只是没想到安北军太能打,这些门人几乎没有出上力,不过也有护民之功。

    反观与道门分庭抗礼的佛门,却无一人北上,只知道撞钟念经,而且这一次还有着二皇子的支持,之前二皇子和牡丹内卫可是灭了好几个佛门寺庙,毕竟是外来教派,和番邦眉来眼去的。

    作为道门正宗出身的太常寺卿李安然这一次一定要狠狠地整治这些口是心非的和尚,了结佛道之争。

    忍着澎湃的心情,李安然听完了大朝会关于隆盛十三年的诸多汇总后,和宗正寺卿赵无极互相对视一眼后,宗正寺卿赵无极咳嗽了一声,只见宗正寺丞孟子义斜跨一步,捧着牙牌,朗声说道:“启禀圣人,宗正寺崇玄署前些日子汇总了大乾天下诸观监院送来的文书,定北一战,道门道众上万人护民卫边,兵解一千三百五十有七,道门正宗方丈特送书信一封。”

    “念!”圣人赵钰民面无表情的说道,对于佛道之争,圣人赵钰民从来没有偏薄过一方,毕竟这些化外之人,求解脱,拜的不是帝王,而是神袛,不过大乾征战不休,这些佛道门人念经超度,安抚民心还是有些用处的。

    “……道门起于春秋,至今已有千年,化外之人,亦是中原之人,凡遇盛世,道门之人云游山野,寄心天地,而若国难,必持三尺青锋入世,然……世人好名,道门化外,不求名利,道众在世,求圣人怜惜道众,正本清源,以安道众之心……紫薇帝星光耀星辰,盛世将启,道门亦应出世,纵情天地山野,歌大乾盛世,已达天听,入世百余载,黄白之物坠身,特献予圣人,圣人可用之于民,以全道门之义……”

    读完信件的孟子义,稍微喘了一口气,这封信实在是太长了,不过却是诚意满满,道门百年累财三十余万贯,如今献给圣人,以退为进,看看那些只会给佛身贴金的和尚们如何自处,想到这里孟子义嘴角带着笑意。

    只是还没等到圣人赵钰民开口,一声冷哼从左侧传了出来,武左文右,不用想肯定是勋贵武人打岔了。

    “圣人,吾有一言。”栎阳县公赵坦斜跨而出,扶着仪剑开口说道。

    “族叔请讲!”对于栎阳县公这位宗室大将,虽然只是县公,但是赵钰民却极为尊重,这位族叔可是改姓为乾,真正起于卒伍,从安北都护府的戍卒做起,累战五十余,身创三十有四,他的爵位是袭爵而来,但是这个县公爵位却和他的战功不符,以战功而论,封个郡公也是应当,只是这位族叔却守着栎阳县公的爵位,三次拒绝了郡公爵位。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志怪书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武圣! 彼岸之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盖世双谐 叩问仙道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