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六章 旧历募兵(第 1/2 页)

    朝堂上的交锋显得云淡风轻,但是对于府兵,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府兵来说这般消息如同春雷一般。

    兵的命,低贱,长期以来以府兵出身搏出富贵前途的人总是少数的,大部分的府兵,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轮番上值,或战于沙场,陨在阵前,或伤残其身,沒于乡野,或不得勋不得田,孤老一生。

    春雷逢雨,如若甘霖,十六卫最先抽调出来上万府兵,这些须发花白的老府兵中有人历经三朝,为国拼杀几十载,从青葱少年到五旬老人,大乾有今日之强盛,这些老府兵好多人至今还孑然一身。

    “为国戎戍,当以国士相送!朕之内府当为府兵养老!”当圣人赵钰民的话传到十六卫的大营,营中大呼万岁,此时所有人都明白大乾改制已经无法再与圣人相争,十几万的老府兵便是圣人赵钰民改制最大的支持者。

    老府兵在大营中忽然有些不知所措,身上的甲胄上甲片新旧交织,横刀的刀鞘也随着刀刃磨薄变的松垮。

    一万多老府兵被被拆分,随着各道三使去往道府就任,他们要回家,回到生养他们的故乡。

    如果说大乾改制,谁的反对意见最大,无疑是地方大族,做惯了土皇帝,以往的州府松散,无法压制住各地大族,只能客气的礼遇相交,现在道府三使一落,便在这些地方大族头顶上悬起了一把夺命的横刀。

    老府兵是圣人给三使的最大支持。地方大族把控州府官员是大乾不成文的规定,虽然主官是朝廷派遣,但是属官从吏皆是地方大族的人。

    大乾十二道,便有三十六位三使,太子赵载承在城外想送,国授节杖,为君牧民。

    再一次上朝,太子赵载承看到朝堂中的左边文臣的队伍中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与其朝堂喧哗,不如去州府做些实事,三十六位三使上任,都是带着笑脸离开长安的,毕竟没有那个文人不想自己一身所学在朝堂的争锋中日见消弭。

    隆盛新政自上而下,为大乾注入了一丝活力。

    文官们此时已经不在意他们在改制中失去的势力了,因为圣人赵钰民贬官削阶,却给了文官三十六座三品文位,虽然其中有十二个位置需要让给武将,不过招讨使在战,确实适合一生征战的老将。

    这十二座招讨使的位子,勋贵们没有争抢,全数给了将门,虽然圣人和勋贵一直在压制将门得爵,但是却不妨碍他们对于将门的看重。

    不封爵是因为将门得爵容易割据一方,现在异地为将,却可以给厢军带来精明的主帅,怎么算都是利好。

    不过,抽调老府兵的空缺却让大乾两年内没有了外战的力量,不管怎么说占据五分之一的兵力的老府兵退出军队,军队的数量不可避免的减少了,虽然增设了两百座折冲府,但是折冲府养兵,最少需要两年时间,勋贵们抽出来众多年轻勋贵也紧随三使就任的步子,与之前去了各折冲府的勋贵们会合。

    齐国公姜卜早在圣人这次去南山离宫前,便和远在商县的闻器书信不断,与其说是闻器推动了这次大乾改制,不如说是齐国公姜卜推着闻器。

    早于心里有了腹稿的齐国公姜卜,对于需要勋贵出京练兵,便将勋贵分了类别。

    像是苏策这些年轻点的勋贵正是当干之年,有着一两位年长的勋贵压阵,让这些小子们去边地和诸邦小打小闹,练练本事。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志怪书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盖世双谐 叩问仙道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