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19)二更(盛唐风华(19)大唐是有...)(第 3/4 页)
外面大雪纷飞,出是出不去了。原本还想着去逛长安的,现在算了,且在家里猫着吧。
那怎么证明你是误杀?
四爷就说,“误杀,可免。”
唱完了,可以走了吗?
那就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一起吃。
交杯酒喝了,能结束吗?
四爷带着桐桐熟悉自家住的院子,屋子的地面往起升了半尺,下面是烟道,只要烧起来,地面就是温热的。
屋里的地面全都铺着红毯,林雨桐低声问四爷:“怎么铺这么些呀?”
李贤?有点意外!但这真不能这么用!那诗是怎么说的?“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2】”说着就叫香菊,“跟宫里的陈设一样,不用这么奢靡,暂时用不上的都好好收起来。”
把四爷笑的不行!可这真没法子,身体还是没调养过来,肾气不足。
这个一首,那个一首,催着新娘子去扇,可香菊在边上,“殿下,不能急着……”
这还真不是急就能完的,好容易把扇子拿开了,大家也看了新娘子了。而后该送入洞房了吧?结果坐在榻上,就有几个夫人进来,先是见礼,而后不住的抛洒金钱花钿,一个妇人在边上唱,林雨桐也没听懂几句,只听见唱什么:男愿总为卿相,女即尽聘公王。
早起是要见礼的,但这也是国礼在前,家礼在后。国礼得是李家的人来,朝她见礼。之后才去李家的正堂,拜见长辈。同样的,只半礼即可!
陪嫁带在身上的刀子终于派上用场了——是的!出娘家们祭奠神明的时候,供桌上就放一把刀子。要走了,这把刀子塞袖子里,给带来了。
为啥后来男女定情动不动就送一缕头发呢?林雨桐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这么来的。一解放,赶紧往隔间奔去,真尿急!
四爷:“………………”所以,史书你读了什么?不知道李贤被册封太子之后,王勃是他的陪读吗?
叫谁送来的?这个迷糊劲儿,“王勃!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王勃。”
这么闹完,都已是夜里子时的。从天不亮忙活到二半夜,两人真挺累的。真就是挨着枕头就睡了,屋里什么样也没工夫看。反正四爷就在边上,盖着被子,一夜好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