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232)万字更(明月清风(232)入了六...)(第 3/4 页)
杨宝莲就说,“按说,矿产归朝廷,但朝廷不能开采的原因一定是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
林雨桐点头,“没错,云台上汤浴,山上有别院,属于私产。这个私产呀,当年被成祖皇帝赐给宝庆长公主了。宝庆公主是太|祖皇帝的幼女,老来女,太|祖驾崩的时候,她才两三岁大,当时太|祖下令,所有妃嫔殉葬,可宝庆公主的生母因为要抚养公主,免于殉葬的命运。因着是太|祖娇宠,在宫里一直被重视。成祖继位的时候,她才八岁!是成祖皇帝和徐皇后,当成女儿养大的!长大的时候,在锦衣卫中选了一个千户叫赵辉的,此人年轻样貌英俊。成祖便将这个最小的妹妹许配给她,出嫁的时候,嫁妆是其他公主的数倍。当时的太子亲自送嫁,可谓荣宠无限。这个别院,就是陪嫁之一!公主出嫁之后,成祖去小住过,还是太子的仁宗,以及还是太孙的宣宗皇帝,都小住过!这些,在皇帝起居注上都有记载。”
动这里,就是要动三位先祖住过的地方,朝中反对声极大!再者,不是非这里不行的,那有何必呢?
四爷一直没有再挑战很多人敏感的神经,要是按照规矩,凡是先祖住过的地方,那后辈路过,都需要拜谒的。
就像是康熙南巡走过的地方,后代子孙不过去磕个头,人家就得说你不孝!真要攻讦你,你都没处说理去!
这里之于大明的皇室差不多就是地位。
左娴雅就问说,“那这么说起来,这汤浴别院就该在公主的后人手里!”
林雨桐这才继续道,“这位公主成婚后,并无子女,她寿数不长,三十九岁,也就是宣德八年,便去了!她的驸马赵辉,一直活到成化十二年,九十多岁,经历了八朝,在公主去后,还享受了五六十年的富贵。因是皇家驸马,又世袭锦衣卫职,他一直掌着应天都督以及宗人府事务,极为豪奢,家里的姬妾过百人。至于说他的子孙后代有多少,只有查他们家的家谱才知道。”
吴香儿嘴里含着果子都愣住了,直接问说,“赵辉祖上是开国功臣吗?”
不能说没功劳,但绝对不是那么大的功劳,“他父亲叫赵和,随军出征过安南,担任过千夫长。后来战死了,按照大明规制,父亲战死,儿孙可承袭爵位,赵辉就成了千户了!禁卫军后来只招收这样的功臣之后,赵辉就被安排去看守金川门……后来成祖瞧见了,觉得他长的好,就选了他做驸马……”问这个做什么?
吴香儿咽下果子,差点没噎着,直接就说,“就是看大门的,然后因为长的好看,所以,得了公主,历经八朝,享受了七十多年的富贵?!”我也长的好看,也没谁说塞给我一个这样的富贵!这是把他祖宗们积攒的功德,一辈子都给耗费干净了吧!
林雨桐:“………………”心真大!这会子还有工夫感叹这个!
那边爱兰珠紧跟着来了一句,“我觉得大明皇室……还挺好!”
你又发的什么感慨?
爱兰珠就说,“大明的公主便是嫁的人出身不高……但能在父母跟前,驸马在她们生前绝不敢胡来……这还不好吗?皇家对她们没要求,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这难道不是一辈子的福气?”
林雨桐:“……”言之有理!
郭东篱轻咳一声,把话题拉回来,“那也就是说,其实这赵家的子孙,只是驸马的子孙,跟公主和皇家并无血缘关系!”
娜仁心说,福王跟皇上关系可近了,不还圈着呢吗?别说没血缘,就是跟公主有血缘,也早淡了。便是真有血缘,亲叔叔都不留手,还会为这个留情不成。
董白就说,“这才更可气!后人享的不过是公主的遗泽,而今却在干什么?”
是啊!让人生气的可不就是这个!郭东篱就问:“先生,那就从赵家开始查。”
嗯!查吧!从赵家开始查!把赵家袭爵的,在曾经的锦衣卫当差的,都给查出来!
把人都撒出去,仇六经才进来,“娘娘。”
“嗯!”林雨桐问说,“如何?”
“我没急着处理,只把人盯住了。”说着,就朝外面看了一眼,娘娘在练那些姑娘,但正事肯定不敢全指望她们。见院子里真没人了,这才道,“赵家子孙繁茂,二百多户都不止。而最出息的就属赵雄,此人之前做到锦衣卫都指挥使,后来裁撤了锦衣卫,他改任禁卫军都统,驻防应天禁卫……”
是说守着应天的皇宫。
应天作为陪都后来都撤了,以前还是南直隶的时候,这边有一整套的朝廷班子,随后不也撤了吗?
而且,官员在一个位置上任职,不能超过五年呀!要是一直没出错,但也没太大成绩,考绩平平的话,会平调呀!后来他调哪了?
“他以病致仕了。”
不是每个致仕的官员林雨桐和四爷都知道的,除非封疆大吏或是朝中重臣他们会过问,其他人都有相关的流程,走了流程致仕就致仕了。
而后呢?
“一直没出仕!”说着,话语一顿,就道,“他的女婿姚平是如今的禁卫军都统。”
林雨桐皱眉,一个空皇宫,有什么可看守的?
虽然官职上不算低,但确实是没什么实权的。
宫里处理看管的太监,也没别的什么人了呀!
会把火药留在皇宫了吗?
不会!若是有人真有别的打算,这个皇宫的意义就不一样。
林雨桐就问说,“打听了吗?这个火药厂,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
“这是原来朝廷的火药厂,太|祖年间就有了的!后来撤了直隶,这个厂子自然也就撤了!”
那这里本应该是朝廷的产业呀!
仇六经便道,“前几年应天遭遇水灾,衙门为了紧急救灾,用朝廷闲置的产业跟商家换了赈灾粮,这事应该是跟朝廷禀报过。”
那就是上一拨的内阁处理过这个事,他们不当大事给处理了,谁知道有这么一个坑等着呢,“知道是谁跟衙门换了这个厂子吗?”
“杜家,此人叫杜彦恭!”
杜彦恭,“问政院的杜彦敬是他的兄弟?”
是!
那就对了!林雨桐起身来,“此人曾上折子谈过,该给商船上按照火炮的事。”
仇六经就不解,“若是为了给商船上安装火炮,那他们何必将火药厂放在应天?虽说水路发达,但是安装了火炮从江里行出去,连口岸都出不去的!别说设置在应天了,便是在沿海也大可不必!朝廷查的严,这是有风险的!其实他们常年在外行商,真就是在海外弄个火药厂,谁能知道呢?”
林雨桐就道,“所以,他们所图必然甚大!”说着,就看崔映月,“去叫刘大人。”
刘侨来的极快,“娘娘!”
“我问你,你若是想拿下金陵,你会怎么做?”
只金陵,拿下来也守不住!这必是得隔江而治,才有可能。
那你说,怎么能做到隔江而治呢?
“沿线这么长……”刘侨说着就愣住了,“您是说……沿江的所有小码头……”
林雨桐直接拿了令牌给刘侨,“找李自成,调兵沿线铺开,从今儿起,沿江码头军管,禁止一切私人码头。一切损失,朝廷加倍补偿。”
刘侨接了令牌,“臣把人留下……”
“不用,你全部带走!”林雨桐低声道,“你的人必须先期控制码头,防止生乱!此事非同小可,速去!”
仇六经朝他点点头,刘侨这才迅速的离开了。
可林雨桐有事要仇六经去办,“去迅速甄别应天城驻军谁可用,谁不可用,我不信一城的将士都生了二心!此事要紧,我等你的消息。”
是!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