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张汉冉:儿行千里母担忧(第 2/4 页)
远的不说,科大第一教学楼就曾发生过碎尸桉。
成轶:“但是现在互联网发达了,网络无孔不入,捂盖子那套行不通,也捂不住了,所以思维要转变过来,一昧地捂盖子,不但无济于事,反而招致网友的逆反心理,毕竟人民群众本来就有监督权。”
成轶:“所以,我们学校不如放开舆论,以开放的心态接纳网友的声音,允许他们讨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赵雷:“放开舆论,会不会不利于学校的形象?会不会有别有用心的人肆意发布负面言论。”
成轶:“赵书记,您放心吧。有一个词叫做人无完人,还有一句话叫做全靠同行衬托。咱不追求完人,咱只追求比同行做得好就行。”
前世,自从19年某世一流大学“学伴制度”曝光以后,华夏各大高校开始了上分之路,腚姐,耳机姐,清美毕设眯眯眼,男生不得上电梯等事件,轮番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强兼大众的眼球。
你搜吧,尽管搜,全国酒吧舞二幺幺超一半上过分。
成轶:“没有学校不会发生恶性事件,而有些恶性事件发生在学校,又不一定跟学校有关系,毕竟它该发生的时候,在哪也会发生,跟场合没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捂盖子,非常没有必要。
网友也不会纠结为什么你们学校会发生这件事,更看重的是当事学校的处置办法,如果公平公众公开,完全透明化,反而能把负面事件扭转成正面影响。”
其实聊到这里,话题已经扯远了,本来只是视频里的一点点小问题,结果扯到了学校如何做公关危机上。
但是说远吧,又不远,毕竟学校的舆论管控是以小见大的,如果视频里不允许出现一点“负面”的东西,那就说明学校的处置方式是陈旧的,是不包容的。
赵雷看到成轶的长篇大论,心说要不这个书记你来当?
不过他也不恼,也不生气。
成轶不同于普通的学生,就拿这些言论来说,以他多年管理学生的经验来看是非常有道理的,给了他不小的启发。
但是至于可不可行,能不能作为以后学校危机公关的方针,又是值得商榷的,不能过早下定论。
赵雷:“@成轶你确定放开讨论是可以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