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打造新的统治根基(第 2/3 页)
“政事堂学子学成通过考核后,便调往我们辖地各县成为属吏,以后根据成绩提拔为正经官身。”
贾诩认真听完后,先是沉默了一阵。
贾诩看得出来,政事堂只要切实运行起来,基本上可以保证基础人才无忧,而且这种基础人才在忠诚方面还有一定的保障。
但是,设立政事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在挖天下世家安身立命的根基。
贾诩洞彻世情,满怀担忧地对华雄说道:“主公,设立政事堂虽然有诸多好处,但这关系到整个天下取士的潜规矩,如果应对不得当,怕是会遭到天下世家的反对。”
汉朝取士,最常见的方法是举孝廉。
何谓举孝廉?
举指的是由地方长官考察推荐。
孝指的是孝顺亲长。
廉指的是指廉能公正。
汉朝举孝廉明面上没有出身要求,但真正被推荐上去的,大部分是世家子弟。
举孝廉发展到后期更是存在各种暗箱操作,各世家名额的多少,由各世家的实力来决定,各世家内部的名额则由各家主来定。
当然,如果各世家推荐的都是人杰,那倒也无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各世家除了推荐真正的人才,还会推荐没有出路的族中子弟。
这些没有出路的族中子弟不但能力平庸,还颇为贪婪,担任官职后往往鱼肉乡里,中饱私囊。
按照华雄的设计,政事堂主要为寒门和普通百姓的子弟打造。
尽管政事堂没有规定世家子弟不能进入,但以世家子弟的傲气,他们应该会不屑于进入。
这种情形下,关中的世家子弟,特别是不够优秀的世家子弟便很难像之前那般拥有好的出路,只能靠着家族资源混吃等死。
反之,他们平日里瞧不起的泥腿子们,却能一个个找到好出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