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连夜进东京(上)(第 3/3 页)
横须贺,位于日本神奈川县南东部三浦半岛的中部东岸,北邻横滨,扼东京湾口,为首都东京的门户。东侧海岸为东京湾,西侧海岸面对着相模湾,也就是就是萧峰他们登陆的地方。由于横须贺市处于东京湾入口,使得它成为一个繁荣的军港都市,二战中的日本海军横须贺基地,就在这里。横须贺海军基地,扼守着进出东京湾的门户——浦贺海峡,是日本首都东京的铁大门。
车队在横须贺市郊外一处隐蔽的地方停下来,按照萧峰的命令,段云鹏带着十名特战队员,携带一部电台、两台步话机,还有几十枚燃烧弹,拿着从萧峰手里接过的一份汉斯提前购买的横须贺旅游地图,就离开车队,悄悄潜向横须贺市。在那里,汉斯已经在僻静的地方为他们租好了一间空房,并准备了不少干粮饮水。他们将在那里等候萧峰的命令,在横须贺市内制造大规模的骚乱,吸引住横须贺日本海军的注意力,掩护大队人马撤退。
因为他们的行动,直接决定着大队能否安全的全身而退,所以出于谨慎,萧峰才让段云鹏这个大队长亲自带队,其实,这种活儿就是派一个小队长指挥,也绝对胜任愉快。
打发走了段云鹏他们,车队继续前行,这次路上不再停留,直接开向东京。
东京与横须贺的距离不算太远,再加上因为现在日本能源紧张,晚上路上没有多少车辆行驶,所以车队能够毫无阻碍的一路疾驰,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多一点,就到了东京。
东京,原名江户,自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才成为日本国的首都。在后世,东京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也是世界经济最进步、最富裕,商业活动发达程度居首位的城市。
车队按照汉斯的指引,不紧不慢的在东京的街道上行驶着。眼前的东京城,街道极其狭窄,虽然是一国的首都,夜间的街道上却没有几辆车行驶,除了偶尔看到有几个冻得使劲缩着脖子的警察在街上游荡,几乎看不到行人。路上虽然有不少路灯灯杆,但显然是为了节省电力,至少有一半没有点亮,因为光源不足,街道上显得极其昏暗。路两旁的建筑密密麻麻,却大多都是一些低矮的木板房,很少有高楼大厦,一路走来,超过十层的建筑一栋都看不到。
看着眼前的景象,让萧峰不禁大跌眼镜,穿越以前,他曾经到过东京一次,东京的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他怎么也不能把眼前这座残破的城市,跟记忆中那繁华的东京联系在一起。
车队一路毫无阻碍,顺利的抵达了目的地,那是在距东京港口大约十公里的地方,位于偏僻处的一座仓库。虽然他们这一路上遇到过一些警察,但却没有一个人来查问他们,显然是他们的宪兵身份让那些警察望而却步。
车队一直开到仓库大门前,仓库大门紧闭,汉斯跳下车,跑到门前用力在门上敲了三下,大门跟着打开了一条缝,席勒从门缝里探出脑袋,一眼看到站在门口的汉斯,就高兴的和汉斯一起把两扇大门用力推开,让车队开进了仓库。
在席勒和汉斯的指挥下,载着特战队员的卡车一辆接一辆的在仓库一边停下。萧峰跳下卡车,借着卡车的灯光四处打量一下,仓库很大,在库房的另一边,整整齐齐的停放着二十辆重型厢式丰田十轮卡车,在这一溜重型卡车的最外边,还停放着两辆小汽车,车顶上装着警灯,车身上印着宪兵标志。在库房的尽头角落里,堆放着一大堆装香烟的纸箱。
这座库房,是席勒和汉斯以中华烟草公司的名义租下来的,库房里的这些重型卡车和小汽车,就是萧峰让席勒和汉斯提前准备的车辆。
为了凑齐这些车辆,席勒和汉斯足足忙活了两个月,偷遍了东京的周边城市,川崎、横滨、横须贺、成田、千叶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把这些卡车和一辆一辆偷回来。小汽车是在川崎偷的,是跟宪兵使用的同一车型的民用车,车上的警灯是从横滨警察的车上偷来的。这些车辆偷回来,又购买油漆和喷漆设备,两人自己动手把所有的大车喷漆改变颜色,小车也喷成宪兵车辆的颜色,喷上标识,装上警灯,车牌也是自己用薄铁板一点一点的敲出来,再刷上油漆,整辆车乍一看起来,完全就是东京宪兵的专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