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反攻(一)(第 2/2 页)
凄厉的警报声一下子把依然在船舱里熟睡的官兵全都惊得跳了起来,赶紧手忙脚乱的套上衣衫,趿拉着鞋子冲出船舱,拼命扑向各自的战位。现在,所有的舰船都锚泊在海港里,谁心里都清楚,在这个时候遭到空袭会意味着什么。
“咚咚咚……!”旗舰高雄号上的两门四十毫米高炮最先开火了,几长串炮弹划着一长溜火光飞向天空。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够进行还击,日本海军士兵的反应不能说不快,只是因为匆忙中开火,炮手又紧张的心慌意乱,所以炮击毫无准头,炮弹全从机群前方飞了过去,与目标的距离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石牛曾对萧峰夸下海口,只要一开战,他的空军马上就能全部敲掉这支日本舰队,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准备了二百架战斗机,这次全部投入对海攻击。跟日本人在泗水港那可怜的几艘军舰比起来,这样的飞机和军舰数量对比,已经大大超过了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航空打击力量跟美国人舰船的比例。
二百架野马式战机全部投入攻击,并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出动,而是分成两个波次,就泗水港那点小地方,二百架战斗机同时砸进去,只怕要挤得连屁股都转不过来了。
因为知道日本人在这附近没有航空母舰,也就是说不可能遇到敌人战机的威胁,这样也就用不着空中掩护,因此,这次出动的所有战斗机,机腹下全部挂载航空鱼雷和航空炸弹,全力进行对海攻击。
指挥第一波攻击机群的,是新任第一航空大队大队长李辉华上校。因为他在空袭日军第一航空舰队的那次作战中表现极为优秀,所以在原第一航空大队大队长苏光远调任空军航空学校校长之后,他就顺理成章的接替了这一职位。今天,他跟甘原彬的第五大队执行第一波攻击任务,而且石牛显然对他非常看重,选中他担任第一波攻击机群的总指挥,而不是资格更老的甘原彬。
在第一波攻击机群中,有一半的飞行员都参加过马绍尔群岛以东海域的那场惨烈空海作战,有这些飞行老鸟的陪伴,其余还没有真正参加过战斗的飞行员也都是信心百倍,毫无初上战场的紧张情绪。因此,虽然还没有进入攻击位置就遭到敌人舰炮拦截,但所有飞行员都能稳稳地控制住自己的飞机,保持着原来位置,整个机群丝毫不乱,依然排着整齐的作战队形,向着目标凶狠的猛扑过来。
这时候,海面上的日军船队和护航舰队已经乱了套,各舰船还没等把船锚提出水面,就赶紧四散逃离,护航军舰上的防空高炮已经全部开火,炮弹爆炸的烟团布满整个天空。
用高炮防空作战,一直是日本海军的短板,这个致命的缺陷贯串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有许多本来不该损失的军舰,却都因为高炮射手的蹩脚表现,而不得不含恨沉没,在历史上的中途岛海战中,日军舰载高炮竟然没有成功阻止任何一架美军轰炸机投弹。
这次为东路军护航的日军舰队,舰炮射手的表现之“神勇”,依然一如既往。尽管全舰队四艘重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上一共有近百门防空高炮,而且现在都在猛烈开火,但是因为没有统一完善的火力指挥,各舰高炮各自为战。炮火因此打得非常散乱,炮手想要攻击哪个目标,全凭自己的喜好。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火力空白,让敌人的攻击机群几乎可以肆无忌惮的投入攻击。
李辉华和甘原彬带着攻击机群很快就冒着密集的防空炮火到达泗水港上空,在急剧降低高度的同时,整个机群又一分为二,李辉华指挥携带航空炸弹的第一大队五十架战机在高空,甘原彬指挥携带新唐国军火公司自制鱼雷的第五大队五十架战机在低空,一百架战机同时开始高速突防。尽管日军舰队的防空高炮已经打得发了疯,天空中到处都是炮弹爆炸的闪光和烟团,但对于见识过日军第一航空舰队密集防空炮火的新唐国飞行员来说,这些炮火并不比礼花可怕多少。
低空突防的五十架战机最先投入攻击,他们在距离日军舰队不到一千米的距离上同时投下“木桶”鱼雷。这种脱胎于美国mark-13鱼雷航空鱼雷,经由新唐国军火公司对其进行改进,雷头加装木质桶形结构阻力环,雷尾加装稳定尾翼和罩环,克服了mark-13鱼雷所具有的空中飞行弹道不稳定、雷体强度不够、定深不准、偏斜沉没、飞出水面、潜航爆炸等先天弱点,使其威力大大增加。因为这种水雷的外形看起来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木桶,因而被命名为“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