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国土防御战(七)(第 2/2 页)
小鬼子在雨林中的行动速度,连魏崇德的步兵连都比不上,跟刘玉春的特战队比起来,就更差得远了,也可以说根本没法比。
刘玉春和他的队员这一全速撤退,很快就把所有的小鬼子甩到了屁股后头,现在轮到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刘玉春和他的九名队员在雨林中分散开来,既各自为战,又互相呼应,步枪、手枪、军刀、手雷一起上,对着追来的鬼子痛下杀手。
比起魏崇德步兵连来,刘玉春的特战队火力更猛、枪法更准、身手更厉害,作战经验更是多得多,十个人带着两千多小鬼子在这片雨林中大兜圈子,很快就把这些小鬼子打了个一佛出世,二佛涅槃。小鬼子这回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丛林战,什么才叫做真正的丛林战高手。
小鬼子人多是不假,可人多也有人多的弱点。两千多人对付十个人,而且还是身手好的吓人的十个人,在这一片漆黑的雨林里,根本无法准确找到目标,反而因为被这几个无孔不入、滑溜至极的家伙搞得一个个精神紧张,而时常会错判目标,把自己人当成敌人,误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刘玉春和他的队员跟着两千多名小鬼子在这片雨林里斗智斗勇,从半夜一直打到天将放亮。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两千多小鬼子被他们十个人耍得团团乱转,像没头苍蝇似的乱冲乱撞,只觉得走到哪里都有敌人,呆在哪个地方都不安全。看起来好像敌人无处不在,可是又根本摸不着、打不到。
说起来,打这种窝火带憋气的窝囊仗,他们第二师团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在菲律宾呆的那一段时间,他们就曾经碰到过好几次。所以这些小鬼子越打越心惊,越打越害怕,也越打越觉得不对,总觉得这些对手的战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带队的两个鬼子大队长也早已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先是怀疑这批对手就是他们在菲律宾遇到的那伙美国人,可是再一想也不对,一个小小的新唐国,好像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请美国人为他们卖命吧?如果不是美国人,那也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眼前这批人是美国人帮助他们训练出来的!总而言之,美国人是脱不了干系。因为眼前这伙人不但使用的战术跟菲律宾那伙人一样,而且根据枪声判断,就连他们使用的武器,也跟在菲律宾遇到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一想到眼前这伙人跟他们在菲律宾遇到的那伙美国人有关系,两个大队长心里马上就都有了退意,因为他们在菲律宾跟那伙人交手的经历太惨痛了,而且根本没有打赢的可能,对手的丛林战水平不是一般的厉害。
不过尽管心里有撤退的想法,但两个大队长谁也没敢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更没敢下打这个命令。因为师团长丸山政男曾经有言在先:不把这些敌人全部消灭了,他们就不用回去了。
想到师团长的严令,他们只能咬牙苦撑,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收拢兵力,把所有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握成一个拳头,让这些可怕的对手找不到机会对他们下手,最后知难而退。这是他们在菲律宾遭受几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后来经过跟那伙美国人实战证明,非常有效,虽然不能打败对手,但是能大大减少己方的伤亡。
明白了对手的身份,两个大队长都明智的放弃了执行师团长彻底消灭这伙敌人的命令,因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连想都不要想!至于说消灭不了敌人就不能回去,那也得看怎么说了。毕竟这是两千多人,若是真的都扔在这片雨林里不让回去,他丸山政男也不好向上面交代。一个师团长收拾不了敌人,只能拿自己手下撒气,这种事情若是被大本营知道了,还不知怎么收拾他呢。
说到底,这两个日军大队长现在使用的战术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一个字——拖!采用乌龟缩头战术,把肢体和脑袋全部缩进一个结实的壳里,减少伤亡,拖延时间,拖到敌人知难而退,拖到丸山政男吃不住劲派人喊他们回去。
*******************************************************************************
看这几天的留言,有书友兄弟提意见说:这几章纯属灌水骗钱;为几个小人物浪费笔墨没意思!对于前一个意见,大刀不想辩驳什么,是否灌水骗钱,那是见仁见智的事,只能是读者说了算!但对后一个意见,我倒想说上几句,新唐国防军刚刚建立时间不久,就赶上这么一场赌国运的大战,无论是它的高层指挥者还是基层普通官兵,都严重缺乏大兵团作战、打大规模战役的经验。因此我认为,让新唐国防军提前进行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取得一些作战经验就很有必要。总不能让他们一上来就几个师或几个军一起上,嘁哩喀喳把小鬼子就收拾干净了吧?如果大刀真那样写的话,恐怕各位兄弟真的要骂娘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