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节外生枝(第 2/2 页)
就是这种猜测,很快就在新组建的新唐国防军陆军中引起恐慌,一向被国防军司令部说的神乎其神的空军,却第一次出战就铩羽而归,不管他们的对手是谁,总之肯定是他们惹到了一个惹不起的对手,事情有些大条了,给新唐国当兵的前景恐怕不是那么美妙!
于是各种谣言就开始在军中流传,刚刚组建不久的部队,军心很快就开始有些动摇了。而随着部队的表现异常,民众也开始觉得有些不对了,虽然他们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的地方开始发生小规模的骚乱,那些排华成为习惯的印尼**故态复萌,结伙攻击政府机关,当街殴打无辜华人,抢劫华商的财物。虽然这些骚乱跟着就被地方政府强行压了下去,但是谁能保证下一波骚乱的规模不会更大呢?若是任这种局势继续发展下去,很快就要威及到新政府的地位。
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严重,就是随着谣言越来越多,越传越厉害,一直留在新唐国本土的四个飞行大队,军心也有些不稳了,这四个大队因为没有参战,不知道日本海军到底有多厉害,不过他们是知道兄弟部队这次是干什么去了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对手是谁。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这四个大队还能够表现的若无其事,毕竟他们都是来自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又在美国接受过针对性训练。可是随着谣言越来越厉害,上面对这场战斗又一直没给个公开说法,迷惑之中,他们也逐渐开始有些动摇了。这些人倒不是不想继续当兵打鬼子,而是担心日本人太过厉害,他们新唐国空军不是日本人的对手,那可就糟糕了。
新唐国政府和国防军的高层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派人向萧峰报告。这个时候,萧峰正拉着陈天虎和江云帆,乘坐一架空中加油机,在新唐国各个港口和造船厂之间不停地奔波,他要考察一下自己建造航空母舰的可行性。
刚刚结束的那场战斗,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单靠拥有空中加油这种技术,空军执行远程作战任务的时候,困难实在太大了!不管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距离永远都是执行军事行动的大敌,而现在这个时代尤甚。为在飞机制造技术还很不完善的今天,飞机上的各种生命保障设备性能都很差,远程作战的时候,飞行员也就更容易疲劳,飞行员和飞机也就更容易因为疲劳而遭受毫无价值的意外损失。对于这一点,上次作战完成后,机群在返航途中遭受的那些让人心痛的损失,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正是因为上次作战中意外损失的惨重,才让萧峰觉察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只靠空中加油就想让空军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能够担负起这个重任的只有航空母舰,而被他倚为杀手锏的空中加油技术,只能作为航空母舰作战时的补充手段使用。
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重要性,萧峰马上就坐不住了,回到新唐国本土的当天,就让石牛留在爪哇岛空军基地,负责整理被打残的八个航空大队,稳定军心。自己拉上陈天虎和江云帆,陪着他开始四处考察。
因为在这个时代,舰载机对航空母舰的技术要求还不是那么高,所以航空母舰的制造技术也就相对简单得多,尤其是因为现在的战斗机起飞重量极低,需要的起飞速度也低,也就用不着在后世都是世界最尖端技术的蒸汽弹射器,这就更让航空母舰的制造技术简单了很多,所以他希望新唐国能够有能力自己建造航母,哪怕是能够用货轮改造也行。
但考察的结果,却让他失望了,他们几乎跑遍了分布在几个大岛上的新唐国所有造船厂、港口,却吃惊的发现新唐国的造船技术力量竟然是那么薄弱,甚至可以说一点没有。那些造船厂的规模小的可怜,充其量只能算作小型修理厂,因为他们连稍微大一点的船舶都修不了,更别说还造船了,至于说建造航空母舰,对他们来说,只能是天方夜谭。
正当萧峰为航空母舰的事愁得茶饭不思的时候,国防军司令部又向他报告了这么个糟糕的消息,更是让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这些日子,他一直忙着四处奔波、调查、讨论、研究,忙碌之下,竟然没有觉察到发生在身边的危机。他知道,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别说还要打小鬼子了,就是这个新兴的政权能不能保住都是很大的问题。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先把航空母舰的事情放到一边,兼程赶回雅加达(新政府上台后,原来那个充满着殖民色彩的“巴达维亚”已经更名),处理这个更紧迫、更要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