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器改造(第 2/2 页)
当天因为天色已晚,那时候的飞机没有夜航装备,所以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在两架晋绥军战斗机的押送下,片仓衷驾驶他的重型轰炸机,载着八口棺材离开了太原机场。
阎锡山重返太原,志得意满,在太原城里召开庆功大会,为一干有功之臣大肆发放勋章。按他的想法,想给萧峰也授一枚勋章,但被萧峰拒绝了,他对这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再说,虽然老蒋给他授了一个少将军衔,但他从来都没把自己当成是国军的一员,领的哪门子勋章?
萧峰对阎锡山说道:“阎长官若真想奖励我,我看不如这样,您的兵工厂也收回来了,正好我的武器有些地方也需要改造,就让您的兵工厂帮帮我的忙怎么样?”
“那当然没问题!我让他们抽调最好的技工、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材料,全力以赴的帮你改造。”阎锡山满口答应。萧峰帮他重新夺回太原,又帮他弄到那么多黄金,这份人情可真是大了去了,人家却不要奖励,只要帮忙改造几件武器,这使阎锡山感激的不得了,那还有不全力帮忙的?
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就在就在太原小北门(拱极门)外柏树园千佛寺庙地,历史上,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太原兵工厂及其下属工厂,共有职工7000多人。日军进犯山西后,频繁轰炸。各厂无法生产。阎锡山想把工厂设备抢运到后方川陕等地,但直到11月8日日军占领太原前,只运走小型机床1000余部和动力电机200余部,仅占西北制造厂18个分厂全部财产的2%,其余设备悉数落入敌手。日军将其中较好的设备4000余部和西北炼钢厂炼焦部提炼汽油的设备及设在左云县的育才炼油厂设备拆卸装箱,运往日本的东京、大阪和伪满的沈阳、大连。利用这些设备组织生产军火和军用物资,以战养战。阎锡山苦心经营二十余年的太原兵工厂不复存在。
但现在因为萧峰的到来,日军仅仅占领太原几个月就被收复,大部分设备日军还没来得及运走,再加上原来的兵工厂工人都是太原及附近的本地人,在日本人占领太原以后,这些工人都失业在家,这时阎锡山已发出召集令,工人马上返回工厂,把设备稍一检修,就能开工生产。
阎锡山果然没有食言,命令兵工厂厂长李蒙淑抽调最好的技工、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原料,供萧峰使用调遣。
萧峰首先要改造的,就是枪挂榴弹发射器,原来的枪挂榴弹发射器都是挂在汤姆森冲锋枪的枪口下,而汤姆森冲锋枪的结构和枪管长度,并不太适合枪口下挂榴弹发射器,只不过那时是因为m1半自动步枪枪口下更不适合挂这玩意儿,才作出的无奈选择。后来自行制作出xf-37自动步枪,这种枪无论长度还是特点,都特别适合在枪口下挂装榴弹发射器。可是当时因为时间紧张、设备和原材料也不充足,所以就没有对这方面进行改造。但是后来在实战中,萧峰越来越觉得把榴弹发射器挂在汤姆森枪口下不方便,可是一直没找到机会改造,这次帮阎锡山收复了太原,算是被他逮着机会了,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可是当时跟沈阳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齐名的三大兵工厂之一,而且在技术和实力上,似乎比另外两大兵工厂还要稍高一点儿。
因为原来汤姆森枪口下挂的榴弹发射器身管长度较短,这严重影响了榴弹的射程,有效射程只有二百米。这次萧峰重新另起炉灶,因为歼灭太原的日军,缴获了大量的掷弹筒,萧峰直接跟阎锡山要来二百多个,把原来掷弹筒下面的底座锯掉,在筒身上装上挂件,一个新的枪挂榴弹发射器就做成了。新的榴弹发射器不但射程大增,保持了原来掷弹筒的五百米有效射程,而且发射器的屁股上还加装了一个小握把,无论是用枪射击还是发射榴弹,握持起来既舒服又稳定。
而且萧峰还惊喜的发现,加挂了榴弹发射器的xf-37自动步枪,枪口的射击稳定性显著增加,最重要的是不再上跳。这可把萧峰乐坏了,原来因为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威力太大,xf-37自动步枪根本就不能用扫射的功能,所以他只好无可奈何的把这个最强大的功能给去掉了,这一改动,等于废掉了xf-37一半的武功,基本上成了一把半自动步枪。没想到因为枪口下加挂了榴弹发射器,竟然无意中解决了这个曾让他头疼不已的问题,顿时喜出望外,马上把所有的自动步枪重新改造,加上了扫射功能。反正兵工厂里材料有的是,再加上人手充足,改动起来也费不了多大的事。
改造完了自动步枪和枪挂榴弹发射器,萧峰就开始了最重要的工作——制造火箭弹,他们从上海出发时带的火箭弹已经全部用光了,而在这个时代,这东西又没地方补充,没了火箭弹,那二十支火箭筒就成了二十根废铁管。有了眼前这大好机会,萧峰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既有设备,又有工人,只要他提供技术,以阎锡山兵工厂的实力,制造几枚火箭弹,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在太原兵工厂的技工全力配合下,萧峰整整用了十天,才完成了所有的武器改造工作,并制造了三百发火箭弹。这十天中,他不分白天黑夜,吃住睡都在兵工厂的生产车间,连阎锡山特意为他和他的特战队准备的庆功宴都没参加。兵工厂派来配合他工作的技工则分成了三班,歇人不歇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转,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他做完这么多的工作。
萧峰完成所有的工作以后,立刻向阎锡山辞行,返回延安。听说萧峰要走,阎锡山依依不舍,带着手下所有大员,一直把他送出城外好几里。在他的内心,很想把萧峰和他的特战队留下,这支部队的力量太强大了,有了他们,自己哪里还用怕那些小鬼子?但他也清楚,凭他的本事,根本就留不住萧峰,这家伙压根儿就不是一个肯听人摆布的人,蒋委员长不行,毛**也不行,他阎锡山更不行。
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临分手的时候,阎锡山对萧峰说:“萧兄弟,只要我老汉在山西一天,山西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无论你什么时候在来到这里,自我阎百川以下,山西所有军民,永远都是你最好的朋友。”
对于阎锡山这份真挚的感情,萧峰也很是感动,握住阎锡山的手说:“阎长官,您的情谊,萧峰记下了,希望咱们还有再见面的时候。”最后,萧峰告诉阎锡山,延安那里,有他为八路军训练出来的一支特种部队,如果阎长官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只要是打鬼子,尽可以找他们帮忙,这点面子,他们应该还是会给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武器,全是你阎长官赠送的。
听了萧峰的话,阎锡山心里暗暗庆幸:当初幸亏听了杨爱源的话,白送了些武器弹药给萧峰,当时自己还心痛得要命,现在看来,真是好心有好报,送出区区几十万大洋的武器弹药,就换回一座省城,还白得了一个强援,这买卖可是赚大发了。虽然阎锡山已经知道八路军把他们打下的晋中、祁县、平遥三座县城搬了个精光,但相比起光复太原来,这也算不了什么,他不是那种算小账想不开的人。
萧峰告别了阎锡山和他手下的大员,一路兼程,赶往延安,在这次战役发起前,他已经跟领导说好了,打完了仗,就请领导为他和晶晶主持婚礼,领导当时也答应了,能让这三位为自己主持婚礼,这种超级待遇,在他的记忆中,还从没有人享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