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歼灭岩田小队(第 2/4 页)
打完就跑,在一株灌木丛下架起了枪,这时他藏身的那棵松树被子弹打得枝叶乱飞。萧峰没有迟疑,又是五枪,再打倒五个冲在最前面的鬼子。
这下小鬼子吃不住劲了,这前后不到两分钟,五十八个人去了近一半了,山上打伏击的家伙太恐怖了,一枪一命,枪响人倒,可他们到现在连个人影都没瞧见,这还让人活不让。于是发一声喊,又一起掉头就跑。
萧峰哪能让他们跑得这么轻松,压了两次弹仓,打倒了八个,才把小鬼子送回大车后面,自己重新压满弹仓。
岩田小队长都要气疯了,谁能想到正在兴头上,却碰到了这么扫兴的事,刚刚屠了个村子乐呵乐呵,半道就遇着打闷棍的。他已经看出来来了,这伏在山上打闷棍的就一个人、一支枪,可就一个人、一支枪,在两分钟之内,已经放倒他三十多口子了,全是一枪毙命,没有活口。一个小队已经没了一半多,这要让上面知道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就到头了,非上军事法庭不可。
岩田越想越气,于是喝令去拿机枪、掷弹筒。现在冲锋是不能了,人已经没了一半多,那个打闷棍的家伙枪法准的要命,他不能把剩下的人全填进去,虽然他并不在乎士兵的生命,但这关系到自己的前程。他决定用绝对优势的火力,把那个混蛋干掉。
士兵们重新架起机枪、掷弹筒,露出头来,想要瞄准,可是萧峰就在山顶上等着呢。一阵枪声响过,又倒下四个,脑门上的窟窿里红的白的流的一塌糊涂,所有的鬼子又全趴车后不动了。
看着这糟糕的局面,岩田小队长气的几欲吐血。忠勇的皇军士兵就这样被人像打靶子似的,不,比打靶子还准,打靶子谁也不能保证枪枪十环。可到目前为止,所有中枪的士兵全都一个样,都是脑袋中枪。如此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自己一个小队就会被消灭干净。到那时自己想上军事法庭,恐怕都只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非玉碎在这里不可。
再看看手下那些士兵,全都吓破了胆,老老实实趴在马车后面,一个个脸色苍白、嘴唇哆嗦,哪里还有点英勇无敌的大日本皇军的样子。
岩田可真急了,再这样下去,这仗也不用打了,全都等着挨枪子吧。于是抽出指挥刀,再次狂吼一声:“杀给给……!”当先朝山坡冲去。
幸存的日本兵一看长官先冲出去了,自然不敢呆着不动,怪叫一声,一齐端着枪冲了出去。
二战中,日军的战术死板是出了名的,自日俄战争开始,直至二战战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日军的战术几乎就没有变过,单纯依靠高速度、大动量的正面冲击,每次的胜利都是用无数士兵的鲜血和生命堆出来的。这次岩田小队的战术也没有例外,所有的士兵都跟在岩田后面,一窝蜂的冲向山坡。
这种战术,对于没有经过战阵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心理冲击力和很大的破坏力。可是今天,他们错了,错的离谱,他们面对的不是张少帅的兔子兵,而是在二十一世纪当了五年世界顶级佣兵,无数次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萧峰,战友们送他绰号叫”无常“的萧峰。他们这样冲锋,只能说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萧峰镇定地看着这一切,沉静的瞄准、射击。等到日军冲过七十米的距离,他已经打出了十发子弹,撂倒十个鬼子,但他还是放过了岩田。
剩下的鬼子看到萧峰了,虽然跑得太急,枪打的不是那么准,但是子弹已经开始“嗖嗖”的往萧峰身旁的土里钻了。看鬼子来的近了,萧峰来不及装弹,伸手拿过两枚手雷,拔掉插销,在枪托上一磕,猛地扔了出去。
“轰轰”两声,又炸倒了四个鬼子,趁着爆炸的功夫,萧峰把刺刀装到枪口上,一下子站了起来。
等手雷爆炸的硝烟散尽,剩下的鬼子看到萧峰亮出了刺刀,大叫一声,一边往前猛冲,一边按照操典的要求,“啪啪”地把枪里的子弹退掉,挺着刺刀就冲了上来,萧峰要的就是他们这一手,因为他早就知道日军有这条军规,拼刺刀的时候必须先退子弹,而日军士兵又号称世界上最没有脑子的士兵,执行命令的死板也是有名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