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反攻(七)(第 1/2 页)
从昨天晚上接到行动命令开始,黄冀强就一边带队行军,一边不时用电台跟兰成联络,以便随时掌握日军大部队的动向。按照他的计划,是在三宝珑以东迎头堵住西来的日军大部队,并集中全部兵力予以围歼。从敌我双方与三宝珑的距离上看,当时的距离都差不多,所以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他和他的参谋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山路行军和平原行军的差别。日军从古突士西来,一路走的全是平原,行军速度自然要快了许多,而他的部队一直驻扎在群山之中,现在要赶往战场,就势必要一路翻山越岭,速度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此消彼长之下,日军前锋部队已经进城构筑工事,后续部队离三宝珑也只有不到两公里,他的部队离那个地方却还有将近五公里,看来无论如何是赶不上了。
肯定是空军已经对泗水港的小鬼子舰队动手了,而且小鬼子的大部队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要不然的话小鬼子绝不会放过围歼戴永盛部的大好机会,却跑进三宝珑去准备固守!唉——!空军还是动手早了点啊!黄冀强有些悻悻的想道。
不过他倒是没什么怨言,新唐国防军从来没有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陆空协同作战,陆军更是第一次走上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一些陆空配合协调不到位的事情,也非常正常,要想让一支部队能够如臂使指,各兵种之间能够协调到位,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尤其还是在战时。放眼全世界,无论哪支部队,都必须在战争中一次次进行磨合、总结、检讨,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能最终达到这一目的,那种企望一夜之间就能让各兵种在战斗中做到配合的天衣无缝的想法,只能存在于天方夜谭之中。
眼看着把小鬼子的大部队堵在三宝珑城外进行围歼的计划已经成了泡影,黄冀强也不再怨天尤人,马上下令各部队执行备用作战方案——围城、攻坚。幸好在出发之前就做好了万一堵不住小鬼子的准备,提前制定了这套备用方案,没想到还真用上了。只是从内心来讲,他是一万个不愿意使用这套方案,因为他心里清楚三宝珑在新唐国华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总司令部也早已有令在先:应尽量避免在三宝珑城内作战,就算因为敌情变化,而不得不进行攻城作战,也不准使用重武器,更不准使用飞机轰炸,在任何情况下,参战部队都必须保证这一历史名城不遭受太大的伤害。
可是看现在的情况,一场城市攻坚战已经成为定局,而有了这个顾忌,部队作战的时候就势必缚手缚脚,尤其是不能动用重武器这一条禁令,肯定会使部队的伤亡成倍增加,这种情况,是任何一名指挥员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有时候就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黄冀强仅仅犹豫了几秒钟,就咬着牙下达了这条新的命令。
于是,本来向着三宝珑以东方向快速进军的各部队立刻转向,转而向三宝珑市展开包围。按照作战计划,第六军军长徐昭治中将指挥麾下两个师,再加上加强给他的第二军第三师第五旅,负责在三宝珑东部和南部组织防线;黄冀强的第一军第二师则负责在三宝珑西郊布置防线。等到部队全部按计划到位,共三个师另一个旅四万余人的部队,将从三面把小小的三宝珑围得跟铁桶似的,水泄不通。
剩下的第二军第四师,则由军长周国东中将指挥,也从三宝珑的西郊插过去,不过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围歼正在跟戴永盛部纠缠的那支日军部队。至于三宝珑的北部郊区,则根本用不着布防,因为三宝珑这座城市本来就是面海而建,在没有运输船舶的情况下,除非里面的日军想下海喂鱼,否则根本就无路可逃。
小柳津正雄和渡边正夫一路驱车狂奔,很快就进入三宝珑市内,在三宝珑市的最高建筑——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府大楼建立了指挥部。
小柳津正雄进入指挥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发报给胜村福治郎,询问他那边现在的情况。电报刚刚发出去,胜村福治郎那边还没有音讯,就接到在市区周围布防的第113联队联队长打来的电话,报告说在三宝珑南部突然出现大量敌军,正在向市区方向猛扑过来。
小柳津正雄和渡边正夫听到报告,惊得不约而同的跳了起来,慌忙拎着望远镜跑上楼顶,向着市南方向观察。这时候,虽然太阳还没有出来,但是天光已经大亮,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市南方向大约三四公里的地方,无数的部队正在分成几路,向着三宝珑方向快速压缩过来。而此时此刻,他的大部队前锋刚刚进入市区,后卫部队离着市区还有将近两公里。
“八嘎!敌人的大部队来了!”小柳津正雄惊慌的叫骂道,“快!快催他们走得快一点儿,要是被敌人堵在外面可就坏了!啊——,还有,赶紧发报给久保祯三,命他立刻跟当面之敌脱离接触,马上回城协防!”
“等等!”渡边正夫赶紧在一旁制止道,“久保支队现在不能撤回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