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国土防御战(十三)(第 1/2 页)
空降兵又称伞兵,主要是以空降的方式,在敌人的后方进入战场为作战方式,其特点是装备轻型化、高度机动化、兵员精锐化。
在神兵天降的空降兵所拥有的超机动能力面前,骑兵的迅捷剽悍、机械化部队的纵横驰骋都要黯然失色。高地在战术上的重要性、障碍物的运用、预备队的使用、支援火力的协同、侧翼掩护以及佯动和奇袭的运用等长期以来沿用的作战原则,也都其大大削弱,或者被置于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地位。对于空降兵来说,宽阔的江河、高插入云的山脉、难以穿越的雨林再也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头顶上方,总有一个暴露的天空。
世界上第一次空降作战发生在1927年,当时苏联红军使用运输机在中亚细亚地区空投部队,一举歼灭了巴土马赤匪徒等叛乱分子。
纳粹德国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将空降兵投入大规模实战,并取得辉煌战果的国家。在二战初期,德国就组建了2个空降兵师,不久就很快发展到8个师。在战争中,德国空降兵无论是大规模突击,还是对局部目标的清除占领,都将空降作战理论和战斗力发挥到了极致。1940年4、5月间,德军在以136个师的强大兵力向西欧发动“闪击”进攻的同时,又先后在各战役纵深广泛使用空降兵进行夹击,打得墨守成规的盟军茫然失措,一溃千里。在突袭比利时埃马尔要塞、荷兰瓦尔哈芬机场,攻占克里特岛时,德军空降兵的“点穴战”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二战末期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中,盟军也首先使用了空降兵部队,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实行大规模空降,阻止敌预备队的增援,并从侧后攻击德军海岸防御阵地,配合海上登陆。英军的第1空降师和美军的第82、101空降师,都在此战中建立殊勋,并一战成名。在二战结束时,也是苏联空降兵率先攻入柏林。
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美国、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都曾多次大规模使用空降兵部队,也都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可以说,作为一支战斗力极为强悍,又拥有超高机动能力的武装力量,这种全世界都选择用展开的双翼作为徽章标志的特种兵部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国家利器”,也是敌人的噩梦。他们出现在每一场突发战争、每一个最恶劣的战场上,执行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也取得最辉煌、最惊人的战果。
但是,在这个普遍战斗力惊人的特殊兵种中,日本空降兵却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在其短命的空降作战历史上,取得的不是无数惊人的辉煌战绩,而是一个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奇迹”甚至是“神迹”!
在二战初期,看到强悍的德国空降兵不菲的战绩,作为其盟友的小伙伴日本也不甘心落后,从1940年11月便开始从德国“引进”组建了伞兵部队。在次年年初,日本陆海军先后在滨松飞行学校和相关海军基地成立了空降训练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从中国战场的精锐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中选调“精英”人员去德国伞兵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又专门从德国聘请空降兵专家来日本“言传身教”培训骨干,并先后将伞兵训练队扩编为伞兵旅团和海军特种陆战队。
日本空降兵组建后立即受到了日军大本营的青睐,幻想着依靠这支后起之秀在即将发动的“大东亚圣战”中一举击败美英等国在东南亚的军事力量,在太平洋战场创造出比纳粹“老大哥”更“辉煌”的战绩。然而这支被日军大本营寄以厚望的空降兵成军后因受传统落后军事思想的束缚,加之又受到德国技术装备的制约,空降训练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跳塔训练上,伞兵训练的重点竟还是沿用步兵传统的射击刺杀和“武士道”精神的灌输,基本没有象样的空降专业训练,更甭说空降兵战术运用和实兵演练了。
由于希特勒从骨子里就瞧不起这个弹丸之国的小盟弟,因此,德国一直拒绝为日本提供先进的空降装备。无奈之下,日本只得多次派大使和武官面见希特勒,请求这个骄狂的法西斯头子看在共同利益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经过再三要求和讨价还价,直到1941年9月,徒有其名的日军空降兵才获得德国“恩赐”的全套空降装备,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降训练。
然而令人头疼的事却接蹱而来,这些从步兵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却有不少人患恐高症等心理障碍,一进入高空跳伞就心里发憷,有些从前线来的兵油子甚至装病逃避训练,后来尽管高空训练在军官的高压下勉强维持,但却因训练事故频发而经常被迫停训。
在随后的实兵演练中,匆忙上马的日本空降兵更是事故频频,创造了许多空降史上的“奇迹”。其中在一次夜间跳伞训练中,两架满载伞兵的运输机起飞不久就撞在一起“亲嘴”,机上的伞兵还未参加一次实战就为天皇“尽了忠”。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