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国土防御战(五)(第 1/2 页)
在雨林的深处,一群黑影飞快的向着日军宿营地扑来,尽管雨林中几乎漆黑一片,而且到处都是绊脚的藤条,可他们的行动依然很快,而且几乎无声无息,看起来就像一群鬼魅差不多。当他们来到距离日军设在雨林中的警戒哨不远处,但还看不到他们的地方,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影突然停了下来。他一站住,后面的人也跟着马上站住不动。
那个黑影跟站在他右边的另一个人影低声交谈了几句,就把挂在胸前的自动步枪和背后的汤姆森冲锋枪交到他手中,又“嗖”的一声,从腰间拔出一把乌黑的军刀握在手中,随后用另一只手一拍站在他左边的另一个人影,低吼一声:“开始行动!”
随着他的命令,被他拍到的人影迅速把命令传达给站在他身后的几个人影,这几个人影也马上卸下身上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交给站在他们身旁的人影,然后同样从腰间拔出一把黑不溜秋的军刀,就迅速在雨林中分散开来,无声无息的向前摸去。其他的大部分人影则就地分散隐蔽,做好出击准备。
在又前进了十几米后,已经可以听到警戒的日军士兵啪啪的拍打落在身上的蚊虫的声音,这几个黑影立刻停住脚步,慢慢蹲下,把手里的军刀往嘴里一塞,然后轻轻趴在地上,开始缓缓地向前爬行。他们爬行的方式非常独特,整个身子完全悬空,只有手脚着地,一点一点的向前爬行,那姿势看起来就跟一只巨大的蜥蜴差不多。
不用亲身试验也知道,这种爬行方式肯定非常累人,若不是体力超群者,保持这种爬行姿势根本爬不了多远,但这些家伙显然都训练有素,根本没把这当成一回事,爬行起来显得轻松之极。这种爬行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行动时发出的声音降到最低,再加上他们行动缓慢,刻意注意,根本就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这些爬行的黑影是什么人?不用问也知道,自然是无常特种部队的队员,这些人是第一大队第三小队中的一半人马,包括小队长刘玉春中校在内,一共十个人,留在后面的那些人影,则是跟他们配合作战的半个步兵团中的一个连。
刘玉春小队的另外的一半人马,则潜伏在距离这里几十公里外雨林中的另一条小路上,负责配合另外半个步兵团对付坂口靖夫那一路日军。
白天的时候,他们把这一路日军狠狠地打了一顿,刘玉春小队和步兵部队就迅速退到雨林深处,一直待到将近半夜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再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呆在一片提前开辟出的林间空地上养精蓄锐。
一个小时之前,留在日军宿营地附近监视动静的两名特战队员悄悄回来了,向刘玉春详细报告了日军的警戒和宿营情况。
刘玉春等的就是这个消息,因为他考虑到,经过白天的那一番闹腾,日军肯定精神极为紧张,戒备心理也就相应的会非常强,如果贸然上去偷袭,说不定就要吃大亏,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蠢事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因为刘玉春的军衔要比步兵团那个连长要高得多,再加上这次作战本身就是以特战队为主,由步兵团进行配合,所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战术收拾小鬼子,都是刘玉春说了算。
刘玉春接到的命令,是尽可能的迟滞小鬼子的行动速度,并尽可能的对其进行骚扰,最好能让小鬼子白天黑夜都无法安心休息,以达到扰敌、疲敌的目的
所以这次夜袭行动,刘玉春早已提前跟步兵连长魏崇德商量好了。按照他们的设想,小鬼子被雷区挡住去路,只能就地宿营,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可是因为在白天曾经遭受过袭击,小鬼子肯定会对宿营地加强警戒,尤其是在夜间,警戒力量更是会非常强大。不过是人就有惰性,谁也无法长时间的绷紧神经保持警觉,在连续十多个小时没有遇到骚扰的情况下,他们的警觉性很快就会不自觉的松懈下来,毕竟长时间的保持警觉状态是很累人的,尤其是到了后半夜人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小鬼子也需要休息了。
这个时候,就是他们应该行动的时间了,小鬼子犯困容易丧失警惕性,作为他们的对手,就有义务去提醒他们一下:大敌当前,犯困是容易出问题的!
所以在听完负责监视的队员的报告后,刘玉春马上就跟魏崇德一起带着部队出发了。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