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 1/2 页)
萧峰利用一场规模宏大的功臣表彰大会,轻松地稳定了军心、民心,新唐国的国内形势重新步入正轨,并开始高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萧峰并没有就此感到轻松,国内的形势是稳定了,可是新唐国的几个邻居邻居——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了。日本大本营组建的南方派遣军,在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的指挥下,隶属南方派遣军直接指挥的山下奉文第25军沿马来半岛——新加坡方向,本间雅晴的第14军沿菲律宾方向,饭田祥二郎的15军沿缅甸——泰国——印度方向,在海军航空兵的战机掩护下,从三个方向上同时展开疯狂进攻。包括驻菲律宾的美国远东军在内,所有军队都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尤其是菲律宾,因为美国驻菲律宾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判断错误和处置失当,仅仅在珍珠港开战后一个小时,驻菲律宾的美军第五航空队就遭到日军第十一航空舰队的猛烈空袭,所有轰炸机和战斗机大部被毁,空中防御能力丧失殆尽,成为第二个珍珠港事变。再加上美菲军兵力有限,装备低劣而缺乏训练,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致使疯狂的日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展迅速。
对萧峰来说,不!对新唐国来说,菲律宾和缅甸——泰国——印度方向倒还罢了,这两个方向的日军距新唐国不说十万八千里,可也不近,暂时还不用担心,有问题的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一路。历史上,日军在占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后,马上以此为基地,对荷属东印度展开进攻,并与1942年3月上旬迫使荷兰人投降,从而占领了荷属东印度。
现在,历史上的荷属东印度,已经变成了新唐国,萧峰又知道这段历史,就绝不能让它再重复一次。
按道理说,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如果萧峰不想让日本鬼子踏上新唐国的土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向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派出远征军,就算不能把小鬼子打回去,也把他们死死的拖在这两个地方,从而保证新唐国的安全。
但是,在衡量了一番敌我力量的对比后,萧峰放弃了这个不太靠谱的想法。眼下日军士气正盛,他把部队送过去,打赢打不赢且不说,严重的伤亡是肯定要承受的。更何况就算他把部队派过去,能够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拖住日军南进的脚步,可是这两个国家领情不领情还不一定,这种熊瞎子掰玉米——吃力不讨好的蠢事,他可不会干。
既然不能派出远征军,那就只能抓紧时间搞好自己地盘上的防务,毕竟他心里清楚,日本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在表彰大会结束之后,萧峰一边下令部队加紧训练,一边迅速调兵遣将,重新布置防守兵力。他在心里计算过了,以新唐国现有的军事力量,想要在半年之内不让日本人踏上新唐国的土地,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只要他坚持过这段时间,美国人就会反过劲来,开始进行反击,从那以后,日本人的力量就迅速开始走上下坡路,到那时候,就算那些小鬼子再想打新唐国的主意,也是有心无力了。而且此消彼长之下,他将会带着强大的新唐国防军,展开大举反击,说不定在打败日本人的同时,还能多占一点地盘。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既然现在自己造航空母舰已经不可能,那就只能暂时先放一放,以后再慢慢想办法。眼前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情需要他去办,那就是建立军校!
新唐国防军成军已经半年多了,却还没有一座培养军事人才的军校,海军、陆军、空军都需要大批的后备军官,没有军校可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让萧峰下定决心组建军校,那就是刚刚解决不久的那次事件。在那次事件中,军队起了极不好的作用,因为事情最先就是因为军心浮动引起的。本来对于军队的指挥问题,萧峰没有太过担心,一方面是所有加入国防军的士兵,都是真正的华人子弟,从血统上保证了部队的忠心;另一方面那就是国防军的指挥力量了,新唐国防军的各级指挥官,都是萧峰从老部队抽调的,团职以上军官,全都是从特战队抽调的受过伤的老兵担任,营职到排职军官,则全是从陆战旅抽调的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担任;就算是最基层担任班长职务的士兵,也都经过严格的审查,确保是根正苗红、立场坚定的爱国华人子弟。
有了这些可以让人放心的军官,应该说部队的指挥系统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让人意外的是,恰恰就是他认为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却偏偏就出了问题。因为陆军的各级指挥官带兵方法简单,文化素质又相对偏低,遇到这种军心浮动的问题,竟然不知道怎样去正确处理、引导,若不是后来他处置及时,措施得当,差点酿成大祸。
正是通过这次事件,才使萧峰深切的意识到:指挥一支十万大军,跟指挥一支几百人、几千人的小部队,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要保证这样一支大部队永远听从指挥,单靠各级指挥官的忠心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有一大批受过正规教育的指挥官,有一套科学正规的带兵方法。只有把指挥官的各方面素质都提上去,才能保证军队、军心的稳定。
而他手下的所有军官,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校教育,现在让他们带兵,除了他们有着辉煌的战斗经历,过硬的军事技术,一时还可以镇住那些新兵蛋子以外,再想要把部队带好,就只能靠他们的悟性了。因此,组建几座军校,让各级指挥官都能接受一下系统的军事指挥教育,哪怕是速成教育也好,就成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说干就干,既然有了这个打算,萧峰马上把石牛、大熊、老鬼、陈天虎召集起来,一起讨论组建军校的问题。大熊已经升任新塘国防军陆军司令,刚刚调回新唐国本土走马上任。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