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遗憾与庆幸(第 1/2 页)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续奔驰,按照地图的指引,萧峰终于到达了他此行的第一个目标——新墨西哥州北部杰姆斯山区中的洛斯阿拉莫斯。
洛斯阿拉莫斯在西班牙语中是“棉白杨”的意思,在地理上它由数块岩石台地构成,台地间以峡谷相隔。在后世的时候,萧峰从未到过这里,在他的印象中,美国政府选定这个地方作为研究原子弹的国家实验室地址,怎么也应该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可是一见之下,却不禁让他大跌眼镜,这里不但地广人稀,而且地形险恶,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岩石,一些生命力强劲的小草和灌木顽强的在石头缝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要是没有这些东西,这里根本就是一个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
幸好萧峰到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所以对风景的好坏也不放在心里。他把吉普车停在一个峡谷里,就背上电台和装着照相机的包裹,趁夜悄悄步行进山。
萧峰用了一夜的时间,把几个台地都转悠了一遍,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在整个洛斯阿拉莫斯的几个台地,只有最南边的一个台地上,有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农场学校,哪里有一丝一毫国家实验室的影子?为了确定这所私立学校是不是经过伪装的最早的美国国家实验室,他还特意悄悄翻墙进入校园,挨个房间查看了一遍。结论是肯定的:这确实是一所学校,十几间放满课桌的教室足以说明任何问题,除此之外,就是几间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再有就是几间简陋的办公室了。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还没有动工兴建,那么估计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现在应该还处于最初的论证阶段,没有正式启动。
这一意外的结果,是萧峰既感到庆幸,又有些遗憾。他庆幸的是:美国人还没有正式启动曼哈顿计划,那么他的波士顿计划就暂时还不会有被发现的危险,每多拖过一天,他的波士顿计划距离成功就多接近一步。经过他的指点,在铀分离过程中省去两种不合用的分离方法,自然就会比美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的过程少走不少弯路,研制速度肯定也就会快上很多。
让他稍稍有些遗憾的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没有开工,他想弄到一些美国政府偷偷研制原子弹的证据就落了空。按他本来的打算,是想弄到一些这样有用的证据,最好是拍到一些照片。到时候把这些照片随便往哪家小报一投,把这件事情捅出来,不管真假先给他闹得满城风雨再说。然后自己再让理查德游说一番他收买的那些议员,说不定就能搅黄了美国佬的“曼哈顿计划”。毕竟美国的经济刚从低谷走出来,还处在恢复期,如果美国民众突然发现自己的政府竟然在搞一个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效果也不确定,却要花费纳税人巨额美元的项目的时候,那还不得给他闹翻了天?美国可是两党轮流坐庄的**社会,若是政府随便浪费纳税人的钱,尤其还是偷偷进行,而且数额特别巨大,如果不赶紧改正,就等着下台吧!绝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
在洛斯阿拉莫斯没有找到自己最害怕见到却又希望见到的东西,让萧峰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大半,马上驱车赶回圣菲——新墨西哥州的首府。在圣菲市内找了一家干净的旅馆住下来,洗了个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这才有心情想一点别的事。他先是用带来的电台给荣仁发了一封电报,询问银锭纯度是否合用;接着又给理查德发了一封电报,催问他交代的事现在办得怎么样。
荣仁很快就给他回了电报,告诉他说:经过检测,他带来的白银纯度很高,完全可以使用,五天前所有的白银就已经全部运到了原子能实验室,现在,那些科学家们正在指点工人加班加点的赶制电磁线圈,估计要不了几天,就能投入使用,要他不必担心。
看完荣仁的电报,萧峰的心情非常好,破例喝了一点酒就闷头大睡。傍晚的时候,收到了理查德的回电。理查德在电报中说的很不乐观,他说现在就呆在华盛顿,因为英国人和法国人正跟德国人打得不可开交,英国人和法国人现在明显处于下风,法国人现在已经在考虑向德国投降了。所以,这些日子,马歇尔将军大多数时间都呆在白宫,跟**先生讨论欧洲战事问题,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马歇尔将军,自然也就不可能请他帮忙见到罗斯福**。
看完电报,让萧峰本来非常好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只觉得看什么都不顺眼,但对这种事情他又无能为力,只好给理查德回了一封电报,让他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事情办好。现在,一切只能靠理查德了。
因为心情郁闷,所以萧峰没有在圣菲过夜,草草吃了点晚饭,就又驾车上路了,这次的目的地是田纳西州东部坎伯兰山区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因为只有汽车飞驰时,听着从耳边掠过的呼呼风声,才能排遣他心中的烦闷。
从新墨西哥州到田纳西州,中间要经过德克萨斯州、奥克拉荷马州、阿肯色州,直线距离就达两千多公里,实际距离更是在四千公里以上,而且路况很差,但测试版的willysquad始终胜任愉快,忠实的载着他送到了目的地——橡树岭。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