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中加油技术(第 1/2 页)
初夏的阳光,暖暖的照耀着海面,海面上风平浪静,菲律宾北部巴布延群岛以东的洋面上,“美人鱼”号在通往日本本土的航道附近漫无目的的游荡着。在它的船舱里,除了藏着萧峰和他手下的二百六十多名特战队员外,还有足足二百吨tnt炸药。
萧峰在美国呆了接近三个月,现在乘坐美人鱼号离开那里也已经三个多月了。在美国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萧峰做的事可是不少,首先是把制造原子弹的工程成功启动起来,又让理查德把后来名声显赫的北美航空公司成功收购到自己公司旗下。除此之外,他还亲自赶到南加州的北美航空公司,跟北美公司的飞机设计师们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把p-51战斗机的设计制造工作推入了快车道。
这还不算,在与北美公司那些设计师们的探讨过程中,鉴于这个时代的飞机航速太慢,导致航程太短的问题,萧峰提出了一个在这个时代看来极为大胆设想:在这种战斗机上加装空中受油设备,使其能在空中进行加油,这将大大加大此型战斗机的航程。
起初对于这一提议,北美公司那些设计师们全都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现在已经是航空母舰的时代了,有了这种海上的游动机场,空军的飞机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角落,制造加油机根本就是画蛇添足,没有什么用处。
空中加油技术,对于这个时代的飞机设计师们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因为早在世界上第一架固定翼飞机出现后不久,就已经有人提出用空中加油的方式,来延长飞机的滞空时间,或者减少飞机的内部载油量,以便于起飞。基于这种伟大的设想,第一次空中加油在二十世纪的20年代就应运而生。加油的方式是在加油机上装一条15米长的软管,在软管的头部安装一个可以快速开关的活门。在进行空中加油时,加油机放下软管从受油机的后上方慢慢掠过,当受油机上的人抓住软管后就以手势示意,表示衔接成功,然后将软管插入油箱,打开活门就开始加油。
可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这项本来极为实用的技术却毫无热情,连各国军方都没有意识到这其中所蕴藏的巨大战术价值,再加上加油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在这种技术出现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以后,喷气式飞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飞机发动机耗油量以几何级数递增,仅靠飞机自身的内部载油量,大大限制了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因此,找到一种可以有效延长战斗机航程,加大其作战半径的技术手段,就成了一个极为迫切的要求,在这种前提下,空中加油技术终于获得了第二次新生,并被不断发扬光大,逐渐成为各国空军普遍采用的一种作战手段。
因为萧峰知道这段历史,所以对北美航空公司的这些飞机设计师们的想法毫不意外,连美国军方都还没意识到空中加油技术的巨大价值,他又怎么能指望这些一天到晚呆在设计室,只管飞机设计的人能有比军方更高明的想法呢?
但他既然知道这种技术在未来的空战中能够发挥出多么巨大的潜力,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于是苦口婆心的跟他们解释,这样一来,把p-51野马战斗机的设计讨论反而扔到一边,反正他也知道,即使没有他的建议和草图,北美公司的设计师们也照样会很快就设计出这种战斗机,他的意见和那幅草图,只是把这种优秀战斗机的问世时间提前了一点而已。但空中加油就不同了,如果他现在不坚持把这种技术搞出来,那就只有等到二战以后才能出现,这可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他还指望把这种技术派上大用场呢。
但萧峰的解释,并没有打动这些飞机设计师们,他们顽固地认为:有了航空母舰,就已经可以把战斗机的航程无限延长,空中加油技术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即使把这种技术搞出来,也不会有市场,若是到时候一架也卖不出去的话,不但北美航空公司将会被拖垮,他们的声誉也会受到连累,作为一个飞机设计师,他们只设计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去搞一件无用的废品。
面对这么一群顽固的家伙,萧峰可真有点黔驴技穷了,像他这么一个对于航空知识虽然了解,却不精通的半吊子,想要说服这些飞机设计专家,显然难于登天。他又不能告诉他们,空中加油技术在后世的空战中地位是多么重要,创造过多少成功的辉煌战例。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萧峰只得给他们打包票,只要他们把这种加装受油设备的战斗机搞出来,不管销路如何,他个人一定包售六百架,这样,就可以保证公司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不会打水漂,也不会影响这些设计师们的声誉。
有了萧峰的保证,这些设计师们马上改变了态度,转而开始探讨在新型战机上加装空中受油设备的可行性。可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要进行空中加油,不但战斗机上要加装受油设备,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空中加油机,若没有这玩意儿,想进行空中加油就只能是空谈。可是,北美航空公司除了设计制造了不少教练机之外,只生产过一种bc-1型战斗机,这是一种小型战斗机,它太小了,航程短、载弹量少、战斗力低下,可以说一无是处,美国军方对其根本不屑一顾。想要把它改成空中加油机,连想都不要想,不到一吨的载重量,若是改成空中加油机,带的油只怕还不够它自己用的。
既然这些飞机设计师们把这个活接了下来,对萧峰来说,就没有什么问题还能挡住他搞空中加油技术的脚步了,对于空中加油机的选择,他早已胸有成竹,所以,面对这些飞机设计师们的疑问,他马上说道:“这完全不是个问题,我们自己没有合适的飞机,可是我们可以买啊,波音公司的波音314水上客机,不但体积大、航程远,最重要的是它的载重量大,三十八吨的载重量,足够用了,我们先买上它十架,把它改成空中加油机,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而且我保证,这十架飞机改成空中加油机之后,我也全部包销!”
波音314水上客机,就是萧峰刚刚来到美国,从旧金山飞往波士顿时乘坐的飞机。这种飞机,以载重量大、续航能力强著称,五千八百多公里的续航能力,三十八吨的载重量,最重要的是这种飞机可以水上起降,对萧峰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他向北美航空的设计师们力推这种飞机,希望他们选用这种飞机作为空中加油机的首选机型。
波音314水上客机,本来是美国波音公司为泛美航空公司专门制造的一种大型客机,这种大型水上客机从1938年开始建造,到1941年合同结束的时候,一共只建造了十二架,大部被泛美航空公司用于横越太平洋和大西洋。现在,萧峰提出向波音公司订购十架这种飞机,无疑将会改变这段历史,波音314将会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军用飞机的目录上。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