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马鸿逵(上)(第 1/3 页)
有了战马作为代步工具,董二喜小队的行进速度大大加快,再加上宁夏人烟稀少,只有很少的几道关卡,被他们轻松绕过,仅仅用了一天一夜,于第二天早晨,就到了永宁北部黄河边。如果不是怕累坏了战马,他们还可以再快一些。过了黄河,就是宽阔的银川平原,或称宁夏平原,距银川不远了。
过黄河的时候,董二喜给了摆渡的艄公一个大洋,却把艄公吓了一跳,他哪里见过当兵的坐船还给钱的?马鸿逵的兵过黄河,不但不给钱,而且稍一不高兴,马鞭子就劈头盖脸的抽过来。所以一开始艄公不但不敢拿钱,反倒吓的跪下直磕头,连称:“不敢不敢。”
董二喜这才知道,马鸿逵的部队有多霸道。于是,赶紧拉起艄公,跟他解释,自己不是马鸿逵的部队,坐船给钱,天经地义。艄公看他的样子是真心要给,不像是耍自己,这才大着胆子把钱收下。喜得眉开眼笑,连称他们活菩萨。他可真该高兴,平时摆渡上半个月,也挣不了一个大洋。
摆渡的小船很小,一次只能载一人一马,一直用了三个多小时,才把董二喜一行二十人全部送过黄河。
策马奔驰在宽阔的银川平原上,极目远眺,一目千里,黄河两岸,风景如画。粗犷豪放的北国风光,与江南的小桥流水相比,更多了几分豪气。看着这迷人的景色,饶是董二喜这等杀人不眨眼的货色,却也觉得心旷神怡,忍不住纵声长啸,他的小队士兵长期跟他在一起出生入死,早已心意相通,此时的心情,跟董二喜的感觉一样,也一起跟着长啸起来。却惹得胯下的几十匹骏马也一起引颈长啸,把一群特种兵逗得哈哈大笑。
从渡口到银川城下,只有十多里路,快马奔驰,很快就到,不一会儿,银川的南门就已经映入眼帘。
董二喜高兴地大喊一声:“兄弟们,我们到了!驾!”挥手在马屁股上狠抽了一鞭,战马希溜溜一声暴叫,疯狂地朝着城门冲去。其他队员也都大叫一声,扬鞭催马,紧紧跟在董二喜身后。
城门口的一幕,让董二喜大怒,四五个站岗的马家军士兵,正在用马鞭狠劲抽打着倒在地上的两个人,边抽边骂。尽管董二喜一行三十多匹骏马蹄声如雷,他们竟然充耳不闻。这两个人一老一少,不是父子,就是祖孙,受苦的人显老,董二喜也看不准他们的年纪。此时,这一老一少在马鞭的抽打下,痛得大声惨呼,不停的翻滚,躲避着雨点般落下的马鞭,却总也躲不过。四周围观的人都是满脸愤怒,却是敢怒不敢言。
董二喜大怒,远远地就一纵身,跳下马来,几步蹿过去,双手连伸,几下子就把这几个打人的马家军的鞭子给夺了下来。他本就是穷苦人出身,最恨当兵的欺负穷人。再加上加入无常特种部队以后,萧峰严禁自己的队伍欺侮老百姓。所以,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形成“百姓是用来爱护的,而不是用来欺负的”这种观念。
手里的鞭子突然被夺,几个马家军士兵猝不及防,一下子呆住了,都惊异的转过头来查找夺鞭子的人。有脾气暴躁的就已经开骂了:“他娘的,打哪儿钻出你这么个东西?敢抢大爷的鞭子,老子看你活腻歪……。”猛然间看到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一样站在那里,满脸怒色、眼含杀气的董二喜,再看看站在他身后,跟他同样装扮,一样横眉立目、杀气腾腾的一大群人,气势一下子馁了,“咕噜”一声,把剩下的几个字吞到肚里去了。
有一个兵痞模样、挂着上士军衔的家伙,应该是个班长,他上下看了看董二喜一行,发觉这伙军人服装怪异、装备精良、形容彪悍、杀气腾腾。一时摸不清他们是什么来路,但却知道这伙人不好惹。
“喂!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我们正在教训不听话的刁民,你们凭什么横插一杠子?”虽是质问,语调却极为平和,尽量避免惹怒这伙看起来一言不合,就要杀人的家伙。
董二喜此行是替萧峰给马鸿逵送信,跟人家买东西,而不是来打架的,尤其还在人家家门口。所以,他也不想惹事,现在见对方的口气明显服软,也就不为己甚。当下哈哈一笑,说道:“我们是来给马**送信的,你看看这个。”说着,掏出无常勾魂令,递了过去。
兵痞满脸疑惑的接过勾魂令,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奇怪的说道:“这是什么东西?上面刻的小鬼倒挺吓人的,还两面都写着字,”说着,放在嘴里咬了一下,又说道,“嗯,这东西是银子做的,倒是值几个钱,我看你不如把他送……。”
竟然还有人不知道无常勾魂令,这让董二喜大感失败,不等他说完,一把抢回勾魂令,嚷道:“别咬坏了,真是!”
他哪里知道,宁夏不但交通闭塞,通讯落后,新闻传媒就更加落后,整个宁夏,竟没有一家报社。遇到这种地方,勾魂无常就是威名再盛,也不过是聋子耳边放炮仗——吓唬不了人。
“算了算了,还是跟你说吧,我们是国民革命军萧峰少将的麾下,奉萧将军之命,前来给马**送一封信。”董二喜说道。见无常的名头在这里不好使,董二喜就知道,此行恐怕前景不妙。但既已车到山前,不管前面是什么路,那都是要闯一闯的。所以他索性把萧峰的军衔搬了出来,萧峰的少将军衔,那可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且是老蒋亲封的,这总该好使吧?
没想到那个兵痞瘪了瘪嘴,说道:“萧峰?少将?不认识!我只认识我们马**马上将!”
这下子董二喜没辙了,猛然心中杀机一动,就欲动手。可是转念一想,要是在这里动了手,恐怕再也甭想见着马鸿逵了,这一趟岂不是白来?再说自己白跑冤枉路事小,误了头儿的事可就大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