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信使兰成(第 1/3 页)
负责给山西王阎锡山送信的是小队长兰成,因为延安与临汾相距只有二百多里,而这条路他们又刚刚走过一遍。所以,兰成和他的队员们没有费心思去找寻交通工具,而是携带着沉重的武器装备,迈开两条长腿,一路步行,赶往临汾。
在第三天黎明前,他们到达了临汾城附近。
临汾,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吕梁市毗邻,南与运城市接壤。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阎锡山在太原保卫战失败后,就暂退到临汾,与晋西南吕梁山中的八路军互相呼应,这才站稳脚跟。
兰成和他的小队,在距临汾城四五里的山坡上停下脚步,看着远处黑黝黝的临汾城,开始商讨怎样进城的问题。
副队长刘玉春说道:“哪里还用得着商量?现在正好天还没亮,就用头儿进长春的老办法,飞爪往城头一钩,‘嗖嗖嗖’一会儿就进了城,想办法找到阎老西的老窝,难道那些山西侉子兵还能挡住咱们?等到天亮后,咱们把勾魂令往里一送,先吓他个半死,剩下的事不就简单了?”
“简单个屁!”兰成气得一巴掌拍在刘玉春的钢盔上骂道,“头儿还指望着从他手里弄点儿东西呢,要是照你这样一搞,阎老西还肯跟头儿做买卖吗?”
刘玉春被一顿训斥,闹了个大红脸,躲到一边不吭声了。
兰成瞅着远处的城门楼子想了半天,转头说道:“都甭琢磨了,就地休息,等天亮后,咱们就大摇大摆的从城门进城。”
刘玉春一听就急了,也忘了刚才被训斥的事,大声道:“兰老大,你他娘的发什么疯?阎老西的那些山西侉子兵又不认识咱们,就咱们这一身打扮,他们怎么可能让我们进去?恐怕连城门都到不了,就得让机枪给突突了。”
兰成伸手从兜里掏出勾魂令,在刘玉春眼前晃了晃笑道:“你他娘的怕什么?你不是刚才还说吗?咱们有这个,我就不信那些山西侉子兵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刘玉春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抱着枪找到一个背风的土坎后面躺下,不一会儿,就发出轻微的鼾声。
天慢慢的亮了,兰成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一骨碌爬起来,往远处一看,临汾城的大门已经打开了,行人开始来来往往。又看看腕上的瑞士表,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喊醒沉睡的士兵,排成两列纵队,朝着临汾城走来。
临汾城门口戒备森严,城门楼子上架着一挺重机枪和一挺轻机枪,下面的城门洞外边,有一个班的晋绥军士兵,仔细的检查着每一个来往的行人。
兰成这一伙装扮奇怪的队伍,早被在城头上站岗的哨兵发现了。哨兵看了半天,也看不出这伙大摇大摆走来的队伍是什么路数,只得跑去报告长官。
值班的军官听了哨兵的报告,赶紧跑到城头,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只见这伙人的装束十分奇怪,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八路军,他们都没有这么好看又威风的军装。他们胸前挂着的长枪也从未见过,式样非常奇怪,也非常漂亮,背后还露出一截枪托,看样子像汤姆森。再仔细一看,他们每个人的大腿上都还挂着一支手枪。一个人三支枪,这装备可过精良的、也够阔气的。不过他发现,这伙人好像没有什么恶意,都是枪口朝下,斜挂在胸前,脸上还微微露出笑意。
看着他们越走越近,值班军官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伙人虽然不像敌人,却也绝不像朋友,晋绥军还没有装备这么精良的朋友。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