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活捉石井四郎(上)(第 1/3 页)
在石牛和老鬼率领一部分特战队员,化妆袭击山口百合书寓的时候,萧峰亲自带领的另一路特战队也开始了抓捕行动,目标就是731基地的罪魁祸首——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生于1892年6月15日,官至日本陆军军医中将,医学博士,侵华日军731部队创办者及领导者,亲手创办了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开发了大量的细菌武器,是一个欠下中国人民累累血债的恶魔。
石井四郎原籍是日本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1916年4月,石井四郎进入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1920年12月毕业,当时28岁的石井四郎决心成为一名陆军军医,为日本军国主义和天皇效劳。所以大学毕业后不到一个月,他便入了近卫步兵第三联队,作为见习士官,开始接受军训。并于5个月后,被任命为军医中尉,分配到近卫师团。
石井四郎进入近卫师团后,因为家里有钱,人又聪明且脸皮极厚,而且极善于钻营,很快就晋升为大尉,后于1927年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
促使石井四郎下定决心从事罪恶的细菌战的根源,是他看到了二等军医(相当中尉)原田撰写的一份关于细菌战的报告,细菌战所具有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杀人威力,深深地吸引了石井四郎,认为这种武器对于资源贫乏的大日本帝国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
可是,细菌武器在1925年日内瓦召开的裁军大会上,已经和化学武器一起被宣布为非法武器,各国都严禁使用。但是,被细菌战的巨大威力深深吸引的石井四郎,根本就不管这一套,为了能引起军部对细菌武器的重视,石井四郎经常出入参谋本部,向本部的参谋们游说细菌武器的好处。
石井四郎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力主研究和开发细菌武器的建议,得到了日本统治集团的赞赏,陆军省军务局永田铁山少将、参谋本部铃木率道大佐等人都予以了积极帮助。
在他们的帮助下,1932年8月,在东京若松町的陆军军医学校内,成立了所谓的“防疫研究室”,。虽然这个研究室规模较小,助手也只有5人,但这却是石井四郎建立731这个吃人魔窟的雏形。
但是,石井四郎并不满足于在日本研究细菌武器,就在建立防疫研究室后没几天,他就带着4名助手、5名雇员,来到到中国东北,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整个东北。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中国东北选择建立细菌研究基地的地址。之所以选择东北,主要是考虑在中国东北容易得到细菌研究的“材料”——活人;另外,中国东北靠近苏联,气候也与其相似,一旦与苏军交战,可以直接地实施细菌攻击。这家伙打算可够长远的,都能给那个狗屁天皇当参谋长了。
最初,他选中了距哈尔滨市70公里的五常县背荫河。他认为此地不但交通方便,而且极为隐蔽,是作为大规模进行人体细菌实验场所的理想地址。并于1933年秋,在这里圈定了五平方公里的地盘,在附近村屯强征了大量劳工和几百辆马车,疯狂的修筑“兵营”。不到一年时间,便建成了约100栋的砖瓦房。不仅有营舍和实验室,还有到背荫河火车站的专用线和飞机场,整个实验场有一个中队的日军警卫。
可是,这座实验场建起不久,就连续发生了多次恶**件,其中有30多名作为试验品的**越狱,并有12人成功逃脱;赵尚志的抗联第三军几次偷袭,并差点儿攻克试验场等事件。
不过可惜的是,赵尚志当时并不知道这座试验场究竟是干什么的,没有下决心拼个鱼死网破。否则能不能有以后的731基地还真不好说。
鉴于连续发生的恶**件,使石井四郎认识到:他把实验场建到抗联第三军游击区里来了,这可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于是决心搬迁,并于1935年夏天,在哈尔滨平房区圈定了六平方公里的土地,1936年春天开始动工,修建了现在这座庞大的731基地,并吸取了背荫河试验场警戒兵力太少的教训,重新向上级申请,把731基地的警卫兵力增加到一个大队。
就在这个基地,石井四郎组织进行了大量的活体无麻醉解剖、病毒、细菌、毒气、冻伤实验,无数无辜的中国人、**人、俄罗斯人被做了实验品。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