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淞沪硝烟(一)(第 1/3 页)
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历时三个月,最后以中国军队失败而告终。
事件起因是:1937年8月9日,驻上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率士兵斋藤要藏,驾军用汽车强行冲击虹桥中国军用机场,被机场卫兵击毙。
事件发生后,中国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8月13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抗战”。
萧峰在考核完部队后,并没有急于行动,两天的考核,士兵的体力付出很大,他不会带着一支疲惫之师上战场,反正他知道这场仗要打三个月之久,也不急在一时。因此,又在基地休整了一天一夜,整理装备,恢复体力。
第二天夜间,带着队伍,分乘十辆卡车,奔赴上海战场。还未到市区,就听到远处炮声隆隆。把车队带到一片废弃的工厂,萧峰命令第一大队廖大志小队留下,看守车辆弹药。因为廖大志为人谨慎,擅长防守,所以留下他萧峰很放心。其余的人全体弃车步行。已经进入战区,上海市内肯定到处是军警,汽车目标太大,如果碰上日本人还好说,杀就是了,可要是碰上国军,双方又不认识,那就麻烦了,所以萧峰才做了这个决定。
士兵们带上足够的武器装备,摆开城市巷战队形,跟在萧峰和石牛后面,在黑暗中穿大街走小巷,向着目标:日本海军陆战队驻上海司令部的方向疾进,。第三大队的杨二娃子曾在上海拉过两年洋车,对上海的道路很熟,就由他做了向导。
上海市内到处都是军警,市民们早已关门闭户,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路灯也不亮了,到处黑咕隆咚的。好在杨二娃子熟门熟路,遇到有军警把守的地方,就远远躲开,虽然多走了不少路,但是也一路有惊无险地到达了战场。
萧峰登上附近一栋大楼的楼顶,放眼看去,只见有的地方一片寂静,有如死地,有的地方则枪炮轰鸣,热闹非凡。他知道,在战场上,无论寂静与热闹,都蕴藏着无尽的杀机。寂静的,在酝酿着新一轮的厮杀,热闹的,则在收割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随杨二娃子出去侦察路径的石牛回来了,走到萧峰跟前轻声道:“爷,路找到了,在离这里大概五里路的地方,国军两支防守部队之间有一个空隙,我和杨二娃子走了一下,可以过去。”
萧峰点点头道:“好!我们走,给狗日的小日本来个大惊喜!”说着,当先下楼,队伍继续无声潜行。听着熟悉的枪炮声,所有人都热血沸腾,枪都握在手里,随时准备战斗。队伍悄悄在国军两支部队结合部之间穿过,再往前走,已到了日军防区,所有人都更加小心了。虽然他们心里很渴望战斗,可是萧峰提前已下了严令:这次的目标是日军海军陆战队上海司令部,谁若提前暴露了目标,老子一定要他的好看!
快走到华德路的时候,突然远处一颗照明弹飞向空中,接着就是一声清脆的枪声,再后来,就枪声炮声响成一片。
萧峰挥手命令停止前进,“在这日军腹地,怎么会有战斗?“萧峰心里思忖着。陈天虎走过来道:“头儿,肯定是有国军遇到埋伏了。”
“你怎么这么肯定?”萧峰回头看看陈天虎问道。
“我听到98b枪声了,应该是36师的人,因为36师是德械师,我原来就是36师的。”发觉可能是自己的老部队遇伏,陈天虎有些着急。
“嗯,不错,还有zb-26机枪的声音,小日本不用这种枪,石牛!”萧峰低声吼道。
“在!爷,什么事?”石牛跑过来。
“去!跟杨二娃子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萧峰一手推推钢盔,一手卡着腰道。
“是!”石牛答应一声,带上杨二娃子就走。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