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8章 为什么穷(第 1/3 页)

    对于原身来说,从小不受母亲待见,似乎是心底最深的执念。

    可现在得知了缘由,却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陈松已经不是那个陈松了……

    不过对于黄芩的经历,陈松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没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因为一次错误的尝试,导致多少人难以度过这几个荒年,也不知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尝试,至少也让大家明白了务实和打基础的重要性。

    陈松很清楚,五六十年代很穷,是因为国家还在进行社会主义对经济增长的各种政策尝试,这种情况下,难免会走上遇到错误的路线,但是只要及时修正,就是一个好结果。

    那个年代的穷是真的没东西吃才吃不饱,不像八九十年代,有东西吃,但是就是穷。

    不是城里人穷,就只是内陆的农村人穷,贫穷的吓人!

    对于后世的陈松来说八九十年代是亲身经历,所以他很清楚那种深入骨髓的贫穷的理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国家要发展,只不过代价过于巨大。

    虽然八九十年代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但内陆的农村人,还是有很多偷偷摸摸的生了不少孩子。那时候的家里孩子比较多的人家,一件衣服可是从老大传到老幺,哥哥穿不下了给弟弟,弟弟穿不下了再给堂弟表弟。

    一件衣服就像传家宝似的,在几个人,甚至是从十几个人手上不断转手,如此这般最后这件衣服破破烂烂没法穿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变成哪个新生儿的尿布。

    那时候的乡下老人,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经常洗衣服,有时候一件衣服甚至要穿几天十几天,除了衣服少,就是怕洗衣服次数过多,把衣服洗坏了。

    这也就有了我们后来经常听到的那句话。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除了衣服,家里的鞋子,棉被什么的,基本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明在1978年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推广到八十年代中期后,那个年代后的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夸张的说,哪怕是一些城市的经济,也没有乡下的农产品(包括粮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高。

    80年代后,农村的粮食增产增收,再加上春风政策,大开国门,无数新奇和东西涌入国内,农民的生活水平直线提高,连带着农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农村依旧很穷,可是为什么这么穷呢?

    因为国门大开,拥抱世界后,我国开始积极的进行城市化步伐,准备大踏步的追赶那些国外发达国的步伐,首先就从沿海城市开始。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理我一下 敬山水 漂亮朋友 慢性沉迷 甜妻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你比北京美丽 偷香 顶级诱捕公式 他喜欢你很久了 猫咪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