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歌坛乱战和惊人的首周销量(第 2/4 页)
而卡拉ok与唱片公司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极其微妙,时而相互抵触,时而又互补互利。
不过随着唱片行业日渐低迷,卡拉ok在市场上占据的地位和拥有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大,而这最终取决的,其实就是“谁更有钱”的问题!
当年,卡拉ok刚在港岛起步时,正处港岛乐坛繁盛时期,销量上百万的唱片比比皆是。
而唱片公司则掌握着大部分歌手作品版权,在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在那个年代,唱片公司瞧不起卡拉ok发展,气焰嚣张是必然的!
而当时还是新生行业的卡拉ok,虽然发展势头迅勐,但苦于手上没有足够的版权,必须处处求着唱片公司。
到了九十年代初,卡拉ok行业已经进入第一阶段全盛时期,内地的卡拉ok也已经起步,并且迅速壮大。
从这个时期开始,有的卡拉ok公司自己成立唱片公司,跟唱片公司已完全融为一体,不再是两个相互抵触的行业。
因为与其整天求着唱片公司给版权,还不如自己造星捧歌手。
而到九十年代末,风水轮流转,唱片公司变成了势弱的那一方。
特别是2000年后,量贩式的卡拉ok厅出现,在学生群体中掀起另一轮风潮。
让这项大众娱乐的市场获得更大空间的扩张,卡拉ok开始变得财大气粗。
再加上盗版的疯狂侵蚀,唱片销量严重下滑,唱片公司也从这时候起越来越处于劣势。
从这时期开始,唱片公司渐渐要依靠卡拉ok的资源,最明显的就是拍摄mv。
唱片公司没有钱拍mv,反而卡拉ok越来越赚钱,所以拍mv的成本就落到了卡拉ok那边去。
那这样拍摄的mv内容就要符合卡拉ok的播放,到后期唱片公司甚至都还要靠卡拉ok做宣传!
这时候卡拉ok就成了强势的角色,他们愿意给哪首歌宣传就要哪首歌。
发展到后来,唱片公司甚至会把某个歌手的整个唱片宣传,都依托在卡拉ok上面,因为他们有钱!
但很难说这种情况不是导致国内唱片业下滑的原因,和盗版的原因不同,这种潮流影响的是音乐人对歌曲的创作!
现在k歌文化确实影响了一批唱片人的判断,哪种歌在k歌市场上火,那就去创作或迎合这个类型的歌曲。
而歌手的歌在k歌市场上越受欢迎,歌手本人自然能被追捧和得到更大的宣传。
这对唱片公司和音乐人对市场的判断决策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哪怕李玟已经很有名了,还是出了这张ep来迎合k歌市场。
不过这对叶繁来说无所谓,以他的名气和粉丝基础,完全不用在乎卡拉ok的影响。
而且卡拉ok用他的盗版歌越多,对叶繁来说还是个好事,这让他可以开始组建法务部门了。
到时候法务部也不会没事干,一路律师函发过去,到时候打造一个朝阳必胜客那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