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奖项问题和港岛消息(第 2/4 页)
“电视剧奖就别想啦,虽然《十八岁》收视率高,但是这剧又没啥内涵,艺术性也不高。”
“我都给你说了不用去报三大奖项,报了也就是凑个热闹,金鹰奖四个最佳男主都没我们的份,更别说飞天和白玉兰奖了。”
“而且这三个电视剧奖也没新人奖,所以我当时也没想报,《穿明》和《少三》估计也没戏,明年获奖热门应该是《康熙》和《水浒》!”
“倒是我那两部电影有机会拿点奖。”
吴兵站在一旁不说话,就静静的看着叶繁他们在装逼,他培养出那么多武术冠军,拿奖拿的都手软,但他骄傲了吗?
听到叶繁的话,李庚叹了口气,叶繁看的清醒但他还是有点想法的。
可惜事与愿违,李庚想现在在国内拿电视剧大奖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这个年代国内电视剧三大奖项的评选的标准还是挺高的,叶繁写的电视剧商业性太浓,又没啥内涵。
《十八岁》等叶繁写的几部电视剧在原时空都没获得什么奖项,就更别说在98年了。
而且叶繁写的小说也是一样的情况,国内现在是三大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要在99年才成立。
国内三大文学奖对入选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要求都比较高,更别说还有其他评选标准。
所以像《沧海》、《鬼吹灯》这样的武侠和盗墓小说想获得三大文学奖根本就不可能。
倒是网络小说时代兴起后,《鬼吹灯》等小说可以拿下其他非官方小说奖项。
此时叶繁看到二舅对他使了个眼色,于是他放下奖杯和二舅来到了偏僻处。
“中盛公司那边的一些资料我已经带过来了,你先看看吧,有些还需要你签字然后传真回去。”
叶繁点点头,接过资料就看了起来,他让张星去港岛帮他领奖自然不止做这一件事情。
之前叶繁就给中盛公司打过去了300万美金,让那边着手购买和组建手机厂房。
李宗耀等人经过三个多月的考察和公关后,终于在6月底选定了目标和方桉。
他们共选了三家经营不善的小厂,花500万rmb就能全买下来,三个小厂靠的也近,改建后就能合成一个中大厂。
另外他们也在深市郊区选了一块地准备自己建厂,投资金额大概在200万美金,约1600多万rmb。
但此时国家缺乏外汇,200万美金的价值是高于港币和rmb的,因此中盛公司受到深市相关衙门的热烈欢迎,给的政策都非常优惠。
这就是港商身份的方便之处,现在深市建厂的成本主要是设备和建设费用,租金、人工和材料等费用对叶繁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倒是后面购买手机、bb机的组装配件材料要花不少的钱,不过拿300万美金来投资建厂则是绰绰有余。
叶繁签了字后就把文件递给了二舅,中盛公司的事情不方便让外人知道,但让张星帮他过手处理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张星接过资料后又说道:“还有就是,昨晚我去看了《风云雄霸天下》,这电影真不错,观众反应也很热烈。”
“我今早看港岛报纸说这部电影在港岛票房估计能超4000万,对你的电影威胁不小。”
“还有谢小风7月初出了新专辑《horizons》,在港岛那边吹的很厉害,销量听说还不错。”
“而且他还学你用新专辑配合电影做宣传,但他新专辑还行,电影却扑的很惨,上映一个月才235万票房,真是笑死我了。”
叶繁也不厚道的笑了起来,小样,谢大厨还想学他,他是那么好学的吗?
叶繁拍第一部电影前在歌坛有这么大名气都先出演配角,第二部电影更是找李联杰这样的巨星搭戏一起做主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