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李瑜被网暴了(六千字大章)(第 2/4 页)
这一次,李瑜没有自谦,跟往常一样,说一些诸如尽力、努力这些模棱两可的话,而是直接说了‘我会的’这三个字。
因为李瑜是一个挺愤青的人,如果能有机会代表祖国和外国人的比赛,他一定会竭尽全力获得胜利。
主要是受了爷爷的影响,李瑜的爷爷曾经参加过jf战争,跟那个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交过手,跟丑国人交过手。
虽说最后负伤了,左手的胳膊被子弹击中了,留下点毛病,但他老人家相当自豪。
记得在李瑜小的时候,那时在老家读书,爷爷每次说起曾经的往事都十分自豪:“其实那些洋鬼子没什么好怕的,拿出勇气和血性跟他们真刀真枪干一场,他们比孙子都乖乖。”
老爷子和李瑜的父母一样很开明,说这些话不是让李瑜真的去找老外打一架。
而是想告诉李瑜咱们华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甚至能做的更好。
他还让李瑜好好读书,将来做个科学家,打破外国的技术封锁,就跟他老人家当年打败外国人一样。
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孙成器,这就是李瑜爷爷对李瑜的期望。
只是以前李瑜的表现是差了一些,不过现在已经赶上来了。
如果爷爷还在的话,他知道李瑜要去国外跟外国的小队比赛了,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
大科学家距离李瑜还很遥远,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李瑜只能说努力了。
不过这次imo比赛,他必须得拿一块金牌回来。
……
集训完毕,两轮选拔也已经结束,大家各回各家。
像李瑜要回第八中学准备高考,等到七月份再集结,前往哥伦比亚的圣玛尔塔参加imo。
李瑜回到学校后,马元青和宋星星是最关心的。
他们两个围住李瑜,问:“选拔通过了没有?有没有进入六人小组?”
“你们猜。”
李瑜跟他们卖了一个关子。
六人小组的名单确定后,会对外公布的。
只是二轮选拔结束没几天,可能没来得及公布,所以马元青和宋星星不知道李瑜有没有通过选拔属于正常现象。
“以你的实力,肯定能通过吧?上个学期期末你都考满分了。”
宋星星很笃定地说。
马元青和宋星星一个看法,李瑜这种从第八中学卷到数学冬令营的卷逼,通过二轮选拔肯定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真聪明,你们答对了,我通过了两轮选拔,成功进入了六人小组,今年七月去参加imo。”
他们都猜对了,李瑜便公布答案。
这个消息一出,三班都炸了。
“牛逼!不愧是咱们班的卷王,卷完了数学冬令营,都卷到国家集训队去了,七月又要去卷imo。”
“强的离谱!不愧是上个学期考了满分的卷王。”
“李瑜,我支持你干翻外国队,卷麻他们,让他们体会一下什么叫来自东方卷王的恐怖力量。”
各种带开玩笑性质的夸奖不绝于耳!
马元青比班上的大多数同学要正经一些,他就没有说那些很中二的话,他问了一个比较正经的问题:“李瑜,国家集训队的选拔难吗?跟上次我们参加的省赛相比呢?”
马元青没有机会参加集训队,也没有机会参加选拔,但不妨碍他对这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比省赛和数学冬令营都要难。”
李瑜认真想了想,很快又补充了一句。
“他们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我觉得还好,没有他们说的那么难。两次选拔,我都满分了。”
马元青不是个没文化的人,但此时此刻,除了牛逼二字,他已经想不到别的词汇来形容李瑜了。
……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备战高考。
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了。
两个月时间过得特别快,几乎是一晃眼就过去了。
终于到了六月,迎来了高考的日子。
对于包括李瑜在内的所有高三学子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可以与世界上的所有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可能也是最后的一次,所以很多人才会说高考决定命运。
六月七号、八号、九号这三天定为高考时间。
大部分的省份的考试时间都是七号和八号,但是部分省份要考三天,不过这些与李瑜无关。
七号李瑜出发前,不止李瑜一个人有点紧张,何娟和李荣华比李瑜有更加紧张。
他们叮嘱了李瑜许多注意事项,比如考前一定要吃饱,免得考试途中饿肚子,别喝太多水,免得考试途中尿急之类的。
李瑜听了哭笑不得,他又不是小孩子了,下个月就十八岁了,这些小事情哪里用得着反复交代呢?
心里是这么想的,不过口头上李瑜还是一一答应了下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