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们都很厉害(求追读!求推荐票!)(第 1/4 页)
身为一个干饭人,李瑜这顿饭蹭的很香。
这是一家极具哥伦比亚当地特色的餐厅,偶尔吃一顿的话,体验不错,颇有一种新鲜感。
吃过饭,李瑜跟着吕安平和薛教授一块回休息区。
回去的路上,吕安平问李瑜:“知道刚刚那位托马斯教授为什么会对你这么热情吗?还跟你说将来上大学,你要发英文论文有不懂的可以请教他,他甚至给你提供建议,建议你投哪一个期刊。”
李瑜不傻,知道一个初次见面的人就表现出这种热情肯定是带着某种目的的,他想了想说:“难道是想把我挖走?我只是一个刚刚高考完的准大学生而已,不至于吧?”
吕安平笑了,反问了一句:“如果一个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你说能轻易挖到吗?你不用太妄自菲薄。”
吕安平觉得李瑜这小子有点妄自菲薄了,多多少少有点看轻自己。
不过看轻自己从某种角度来说叫虚心和谦虚,对于搞学术研究来说是一件好事,总比过分高看自己狂妄自大要好很多。
一个经典的例子,爱迪生在取得成就后变得很自大,然后他的后半辈子碌碌无为,基本没有什么出色的发明成果,和他的前半生相比黯淡无光。
李瑜听懂了吕安平教授的话,回答说:“我不会去丑国留学的,因为我个人一直认为,科学是有国界的。准确点说,应该是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小的时候,李瑜的爷爷就有告诉李瑜,能顶几个师的钱大佬是用丑国的战俘换回来的。
如果真像外国鼓吹的那样科学没有国界,为什么丑国人一直不肯放钱大佬回国呢?
最后逼不得已放回来,都要百般阻挠,不许从丑国都走任何研究数据,哪怕是属于自己的研究数据,连身上携带的日记本,一张写了字的纸都得检查再检查再放人。
李瑜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觉悟和见识,吕安平十分欣赏,他纠正了李瑜一下:“你的想法是对的,但不完全对。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但是有一条线,你跨过了这一条线就有国界了。
比如,如果你只是搞理论研究,出国留学,和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交流没有什么不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