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64 章 祭天迁都(第 2/2 页)

    “帝君圣明,谨遵帝君之命!”众人异口同声道。

    舜帝继续道:“虽说我有虞百业兴旺,然亦有重苦百姓者,中原洪患也。今司空大人姒文命携领后稷、伯益诸肱骨齐心治水,已有初成,吾将再加派得力干将相助,望司空大人不计辛劳,为天下万民纾困,为后世子孙谋福!”

    “臣领命!”

    此刻大禹正心潮起伏,甚觉肩上所负责任重大无已,治理好中原洪患于朝政于百姓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一点马虎不得。如今战事已了,三苗的一众余孽正式发落,他知舜帝定会将莫暄翮、扶仑、董肆钦派去随他一同治水,于他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有他们的神力相助,定可攻成。而他也天生是治水的干才,其父姒鲧的殒命,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大禹立业开国的铺垫。

    在交代完诸事后,舜帝在正阳宫大开席宴,与各部落方国首领、各文武重臣欢聚畅饮。在嬴夔的举荐下,又新得了一位叫质的乐师,此人对帝喾时代咸黑所作的《九招》、《六英》、《六列》等乐曲进行整理,编成了新的曲舞演奏,博得了满堂彩。舜帝知嬴夔想多些时间陪伴莫暄翮,又培养拔擢了不少资质上佳的新人,是以也就放手给他放个长假。

    然后就是迎岁首祈年,由舜帝率群臣祭天,那时已经形成了迎神、行礼、进俎、初献、亚献、终献等一套繁琐的礼仪,祈求皇天上帝的护佑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此次祭天地山川,可谓是蔚为壮观的盛景,数千人浩浩荡荡,旌旗猎猎,显得气势十足,而围观的人群也是绵延了数十里。

    而迁都蒲阪的事,舜帝钦命要在开春雪化之后全部完成,这段紧凑的时间里,大家就都在为搬迁的一事忙得热火朝天。各部落方国的首领、四岳之长、州牧侯伯等地方长官皆在祭天后先后回了各自住地,只留在平阳的三公六卿百执事中朝官班子。

    在平阳,无论是整个正阳宫的所有经史卷册、一应器具、家什物件、穿戴服被、干戈兵器、贮藏粮食等,用了上千辆马车来拉。其中有些分外珍贵的宝物,舜帝便是委托莫暄翮几人用挪移术法来搬运。一些很大件的器物,武将高贺在平日里所训练的大象军团就发挥了作用,足足省了人力与物力,舜帝诸人无不称快。

    各府邸和家眷在平阳的大臣,也都紧锣密鼓地收拾家当,赶着搬迁。大禹则是一心扑在治水大业上,平日里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又尚未成家,迁都于他仿佛只是个看客。所以,他一天乐得随赵楠烛一起,陪着搬迁妫汭府中的东西。

    本来莫暄翮几人平日里都是东门西跑,少有时间在府中,家当也不多。在总管家胡炳魁的操持下,府里的侍女随从们整齐利落地就将所有东西都打包好了,一路上也是用大象军与马车驮运的。

    新都蒲阪在平阳正南面,相距有三百里左右路程,沿途有十二个关隘,且行且停之间,足足花了十多天才全部运抵蒲阪。由于搬迁规模空前浩大,舜帝足足调了五万军士随行,一来押运,一护安全,二稳秩序。

    至于妫汭府的主人们,用的人数就少多了,主要是赵楠烛主持押运,莫暄翮与扶仑、董肆钦、嬴夔则被舜帝召去,分散开来巡察,一遇到什么突发情况当即处理,以保证这搬迁大军不受任何侵扰。

    所有搬迁都是通过蒲阪东门进城,为建蒲阪,舜帝早在此处驻扎了五万兵力,镇守都城的各个城门。城中百姓一半是原来的居民,另一半有自愿从平阳过来的,也有从周边其他乡邑迁过来的。

    忙忙碌碌一个多月过去了,在搬迁完成后,舜帝再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新都祈福仪式,三公六卿百执事的中朝官制也继续运转。舜帝主政的宫殿依旧叫正阳宫,在蒲坂城中轴线上。宫内分天承殿、天元殿、明德殿、明伦殿、英华殿、英实殿、奉祈殿、奉匀殿八大主殿,天承殿是召开朝会的主殿,明德殿是舜帝的书房,其余六殿则分布了各大中朝班子。后妃所住地方统称凤鸣宫,目前内有两座分开而又相连通的宫苑,东面是娥皇所居的姣娥宫,西面是女英所居的妙璎宫。

    此时雪霁初春,虽然天气仍透着一丝寒意,但却时不时有柔柔的阳光照射,整个蒲坂城充满了蓬勃明快的气息。新的妫汭府在蒲坂城西边,那里依山傍水,也是风水佳地,虽面积不大,却是雅趣别致,虽然比不上妫水之畔的妫汭皋那般天然胜境,倒也比平阳的妫汭府更添了一番韵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神话之后 剑来 仙逆 志怪书 大夏文圣 最强兵王混花都 剑啸灵霄 武圣! 谋局 过河卒 乡野超级仙农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不朽凡人 仙父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门派掌门路 阵问长生 你们修仙,我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