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千零二章 高僧玄奘(第 1/3 页)

    看着面前这个刚刚年过四旬却早已须发洁白、满脸皱纹的僧人,房俊很想问一句:“大师兄何在?”

    闻听玄奘的笑问,房俊也笑道:“当年听闻大师西行之壮举,心中钦佩无以复加,故而闲暇之时将所知西域地理、风土人情胡编乱造一番,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当初他无聊时给晋阳公主讲起各种童话寓言、神话传说,便曾将《西游记》简略的讲了,有些被宫女内侍们听去,渐渐流传。此刻玄奘提及“山精野怪”之言,显然已经耳闻这些故事,倒是并未显得责怪。

    玄奘满含风霜雕琢的脸上饱含笑意,缓缓颔首,欣然道:“越国公一番胡编乱造,却对本座影响甚大,使得关中僧侣皆知有一僧不远万里奔赴天竺求取真经,事故本座回返之后,颇受关注。本座孑然一身、以心向佛,固然不在意这些世俗名誉,但如此一来使得求回之经文受到广泛关注却也是真,说到底还是托了越国公的福。只不过什么山精鬼怪固然全无,妖娆惑人的女儿国主更不曾得见,一路行去,唯有漫漫黄沙、艰苦征途,以及一颗堪比坚石之佛心。”

    事实上, 前往天竺求取佛经并非玄奘的创举,在他之前便有过诸多僧人进行过类似的举动。譬如东晋高僧法显便曾奔赴天竺求取佛经, 并且回国之后写就《佛国记》一书, 记录其艰难路程以及求法经过。

    但这只是在佛门内部有一定的影响, 外界毫不知情。玄奘也是看过《佛国记》之类的书籍,滋生起向西求经之心。

    但是这一次他求经归来, 却在关中各地掀起轩然大波,皆是人们发现之前流传甚广的一个神话故事,居然是真人真事……

    所以对于玄奘、对于佛门来说, 讲述《西游记》或许只是无心之举,但引起的影响却使得佛门大为收益,乃是不争之事实。

    这也是玄奘为何此处陪同房俊饮茶, 且和颜悦色之原因,否则依照他的秉性,必然坐在禅房之中翻译那些带回来的佛经, 哪有耐心陪一个权贵寒暄应酬?

    房俊却有些愕然:“大师乃是佛门高僧, 自当六根清净、不染尘俗, 怎地也会为了佛门昌盛而心生喜悦?”

    玄奘闻言开心的笑起来。

    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染满风霜的面颊上法令纹掀起成一个圆弧状, 两只湛然眼眸眯起,露出洁白的牙齿, 温煦欣然, 充斥着无以名状的亲和力。

    他道:“佛门经文万千, 释义更是多种多样,但追根究底,无非‘度人, 度己’这四字而已。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 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 无一非心识所变。‘度人、度己’在于心识, ‘入世、出世’又何尝不是心识所感?佛门昌盛与否, 典籍流传与否,释义正确与否, 皆是心识。”

    这是他自天竺修行佛法之时, 心有感悟而总结出来的理论,深奥难明, 见到房俊听得一头雾水, 遂开怀一笑:“越国公身在高位,却常怀苍生福祉、社稷兴衰, 更能于逆境之中坚守本心,此亦是‘唯识本心’也。本座身在空门,心识却在红尘,自然难舍喜怒,闻听佛法昌盛,焉能不喜?”

    这是在说房俊本不必追随即将被废之太子,进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毕竟房家乃是贞观勋臣,房俊更是皇家驸马,并非倚仗太子而平步青云,即便太子被废,只需表达对新任储君之忠诚,一样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大权在握。

    但房俊却选择了这样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无论起因为何,其中之坚持便令人钦佩,也足以见得房俊所为并非贪图权势。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温香艳玉 白色口哨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丞相不敢当 最后一只瓢虫 娇瘾 刺青 撒娇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不循(重生) 夜行歌 痛仰 俗人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