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故地(第 3/4 页)
“这倒是奇怪了!”王文佐笑道:“也罢,老丈你继续讲,那刘七接下来如何了?”
“遵命!于是刘七在乡里渐渐便有了名望,若是村民有了纠纷冲突,多半便请他来评判。他这人有一般好,处事公平,便是孤儿寡母在他这里也不会受到欺负,旁人送钱给他,他也不收,于是时间久了,他的名望渐长,身边跟随的少年人数也越来越多,平日里出入,身边都有十几个剽悍少年跟随,威风的紧!”
“哦,那他家在哪里?我想登门拜访!”
“便在相州附郭的一个村子,您到那边细问便是,不难问道。不过他一年到头就没几天在家中,您要去找到多半扑了个空!”
王文佐点了点头,拿起金锭递给那老汉,笑道:“劳烦老丈了,这金子聊表谢意,还请收下!”
那老汉收下金锭,心中也松了口气,笑道:“贵人请在这里慢慢用茶,小人外头还有点事情,若有需要的,叫上一声便是!”
王文佐点了点头,待那老汉出去了:“曹师范,你觉得这刘七是个什么样人?”
“应该是个乡里豪杰!”曹文宗回答的很果断:“他当初骑着老牛出村,多半是杀牛招待平日里交好的少年,然后带着他们去做了什么违法的勾当,比如掘墓、抢劫之类的!”
王文佐点了点头,曹文宗和他猜想的差不多,当然,曹文宗比自己更熟悉唐朝的乡里社会,自然对于像刘七这种有勇气、智谋;但又出身中下层人的行径更加熟悉,做出的判断也更加准确。
“那曹师范你觉得像刘七这样的人,敢不敢做出谋逆这样的大事呢?”
“谋逆?”曹文宗皱起了眉头,他思忖了片刻后答道:“明公,像刘七这样的人胆大包天,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做的。但一般来说他不会去做!”
“哦,那是为何?”
“像他这样的人,自小便是刀锋里打滚的,脑子都清醒的很。他这等出身鄙贱之人,若是掺和进这等事情,事败是灭族之祸,事成也不会有什么好处,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有人给了他非常可信的承诺!或者预先给了他很大的好处,使他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这个词用得好!”王文佐笑了起来:“不错,不错,曹师范你和我想的差不多,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