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零八章 不缘曹司、特奉制敕(第 2/3 页)

    “这倒也是!”王文佐点了点头,他来百济也有两个多月了,对当地唐军的情况也有几分了解,就一句话,师老兵疲,神仙难救。估计新罗人也对百济唐军的情况很清楚,才敢玩这么多小动作。

    “那干脆就把当地这些百济豪强编练成团结兵吧!”王文佐道:“反正他们过去几百年都和新罗人打惯了,换面旗帜继续和新罗人打也不难吧!”

    “这也是个办法!”刘仁愿点了点头:“那三郎你打算什么做?”

    “很简单,先在泗沘城组织一次围猎,让各家自己带人来,然后录入名册。这样就有了个底子,有事时依照名册点兵便是!”

    “这怎么行!”杜爽笑道:“你这都是凭自愿,那能有几个兵?不行,不行!”

    “第一次当然不会有多少人马来,反正来了的人就依照他们带来的兵马来发兵粮米便是,一人一马一年发十石粟米,布三匹,第二次肯定人就多了!”

    “十石粟米,三匹布?这么多,你哪来这么多粮米发放?”杜爽一听急了:“百济人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信!”

    “我只是打个比方,具体数字多少可以再商量嘛!”王文佐笑道:“至于粮米布来源,那就从各地田地加征好了,比如一亩地多加征一升,一丁一妇多加征半匹布!”

    “这倒是个办法!”杜爽点了点头:“只是下面的官吏都是百济豪强,要想加征这些粮米估计又要打不少官司!”

    “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王文佐笑道:“就将前来参加围猎的百济豪强分派到各郡去,让他们自己去征收兵粮米,关乎他们自己的钱袋子,他们肯定不会偷懒!”

    听到王文佐的这个建议,刘仁愿和杜爽交换了一下眼色,刘仁愿低声道:“三郎,若是这么做的话,只怕会生出不少乱子来,后患无穷呀!”

    “若是刘公觉得不合适,那就暂且缓行!让各郡先各自征发兵粮米便是!”

    见王文佐没有坚持,刘仁愿点了点头,也许是官职升迁了的缘故,他逐渐感觉到王文佐这次从长安回来之后变了一个人,虽然对自己的态度依旧恭谨,但行事却果毅独断了许多。他曾经和杜爽私下里提到过一次,但杜爽却劝他莫要多言,原因便是朝廷已经授予王文佐倭国抚慰大使的官职,这可是一个使职。

    用当时的政治术语来说,王文佐的倭国抚慰大使可谓是“不缘曹司、特奉制敕”。唐代正常的官吏选拔任用是有一定流程的,按照其归属被六部二十四司相应层级的官员举荐、选拔、批准、最后任官,流程分明,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官员和标准来筛选。但王文佐的倭国抚慰大使却是高层直接选人(皇后举荐,天子点名),不经过原有的选拔任用流程,自然也不受原有的六部二十四司的制约,自由裁量的权力也更大,这就是不缘曹司。而王文佐干完工作后直接向天子皇后报告,不对其他任何人负责,这就是特奉制敕。

    这种使职在当时还很少见,王文佐可以越过三省直接向天子上书,无论是六部还是尚书省实际上都对其没有什么限制管理办法。后来随着使职越来越多,公元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了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等于是把负责执行的尚书省和原有的政事堂合并了,决策、执行大权重新集中在宰相身上,原有的三省六部制向二府三司制度过度,这样使职才重新被纳入唐代政府行政体系之中。

    所以刘仁愿虽然是熊津都督府实际上的最高长官,品级也在王文佐之上,但依照当时的官僚制度,双方一旦意见不和,刘仁愿只能先上书给安东都督府,然后安东都督府再上书给兵部,然后再去中书省,中书省再给天子;王文佐却能直接捅到天子书案上,这种笔墨官司打起来,刘仁愿是输定了。只要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王文佐商议完了,回到自己的住处,立刻叫来桑丘:“你亲自去一趟王篙那儿,那儿的情况搞清楚,然后回来禀告我!”

    “遵命!”

    “黑齿常之!”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寒门崛起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