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内府(第 3/4 页)
毕竟那些外族不通文墨,也不识世间道理,看不清这表面上的困难其中暗含的却是我整个中原的复数以及我中原的地大物博。
而且加之一旦那些外族被有心人挑唆,难免会被眼前的意识之力蒙蔽双眼,最后误入歧途,不论是给外族,还是给我整个隋朝子民,都会带来水深火热之痛苦。
所以儿臣以为,这和突厥启民展开官贸之事,不能交由朝廷户部,兵部去办,唯有以父皇圣名之君,圣名之德,才能让那些外族知晓我中原之盛。
也唯有如此,才能给我中原百姓带来长久之太平。”
杨勇慷慨地说完一通说辞,忽地在太极殿上跪了下来,高声又喊道:“儿臣斗胆上奏,请父皇为天下苍生计,于内府当中开设官贸特使,由父皇全权统领和突厥启民官贸一事!”
“!?”
杨勇这一番话说完,太极殿内顿时大眼瞪小眼连成一片,就连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对朝堂这些风波冷眼旁观的杨广,此时都不由地将目光转到了杨勇的身上,眼神当中露出着惊愕。
因为杨勇虽然说了这么多话,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最后那番话,要由杨坚本人全权负责和突厥外族展开官贸的事情。
杨颖并没有不识食物的当面拒绝,因为这种事情一旦压下来,拒绝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即便杨勇严辞拒绝,但这明显是违背天下大事的做法,也必然会被朝廷抛弃,最后只会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但杨勇也没有完全同意,而是转变了一个思路,一个途径,虽然我同意了展开官贸的事情,但我并不同意让朝廷,或者说是杨广的人来主持着官贸的事,而是要由杨坚来主持。
而杨勇在提出这一想法的同时,原因说的也是极其的高大上,什么为天下万民,中原百姓苍生社稷计……
这种基调一旦定了下来,那即便是杨坚想不同意也难。
更何况,杨坚难道还会不同意,这样明显对他有着好处的事情吗?
虽然杨坚现在年纪大了,心态也不如以往那般激进,一心想要维持着朝堂的稳定,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基于他自身的利益,不受任何触动,所有的事情对他本身的利益产生不到任何的影响,这样的前提之下的。
可如果朝堂上的事情,突然关乎到了他本身的利益,那所谓的朝堂平衡就要稍微靠边站了,就比方说他之前对于朝堂上的掌控,当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朝堂已经隐隐约约要脱离他的掌控的时候,他便立刻不论是冒着哪样的风险,也要将杨勇从东宫的软禁当中放出来。
甚至还不惜顶着百官直言上谏的风险,直接为杨勇进封了亲王爵位。
而现在杨勇就直接将和突厥起名展开官贸的事情交到了杨坚的手里,杨坚难道会这么轻易的错过吗?
要知道,随便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里面所包含的利益到底有多么的巨大。
表面上说,杨坚身为皇帝,应该富有四海,不应该对这些所谓的头小利产生想法,但明面上说毕竟只是明面上说,任何一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在心中产生一定的欲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