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杜吒的心得(第五更)(第 2/4 页)
杜吒不敢怠慢, 也连忙举起茶盏回敬。
“不敢当,不敢当,都是陛下抬爱。”
“诶,这朝廷官员数千人,杜郎君能从这么多官员中脱颖而出,想来也是在昌州立了建树。
父皇提拔杜郎君,看中的,自然是杜郎君的能力。”
“殿下谬赞了。”
杜吒微微低头,谦逊地笑着,道:“在下也就是在昌州修了修水利,多灌溉了些良田,让昌州百姓每年能多收获一些粮食罢了。
都是一些小事,和殿下的盐务监相比,都是小事。”
话中谦逊,但却也将自己在昌州的作为抖落的一干二净,令杨勇眉头不由地上挑了些。
民以食为天,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尤其在这个时代, 粮食产量并没有后世的那般高产, 朝廷和国家对于粮食的重视程度是极高的。
像杜吒这种兴修水利, 灌溉良田, 让整个昌州的粮食产量增加的事情,那绝对是极大的功绩。
想想也是,杜吒一个昌州长史,还不是昌州刺史,都能直接被调到京城的礼部任职。
足以见得朝廷对此事的重视。
而杜吒将这些事情说出来,显然不是跟自己随便说说玩的。
恐怕其中,也有向自己展露能力的意思。
毕竟杜家的根基就在京兆,他可不是像那些地方官儿被调到京城一样,毫无根基势力,他可是有着自己的助力的。
也就是说,他一旦去了礼部任职,可不会仅仅当一个吉祥物摆在那边,而是真的能手握一些权力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