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北垣(第 3/3 页)
若只是天灾倒也不可能逼得人至此,甚至生出了谋反作乱的心思,这一切自然还得“归功于”先帝时期的贪污腐败严重,受贿之风席卷整个大梁的角落,上到位列九卿的京官,下至地方的七品八品芝麻官,无一不懂那偷偷攫取的利益有多能放大人心。
可以想象得出来,这一层接一层地剥削下来,拨到北地的赈灾银两便从“少”到了“少之又少”,又或者是分文未有。
紧接着,后面的事便再顺其自然不过了。
北地青年众人齐聚,揭竿而起,沿南而下夺取了两座城池为据点,自立为北垣城。
先帝不是没有想过用更凌厉的手段,来惩治这些胆大包天的平民,可内有腐败官员在其间反复横跳,外有被大梁铁骑踏平却仍欲死灰复燃的周边小国虎视眈眈,先帝压根再抽不出人手来驯服这些北地的犯上之人。
越拖越后,眼看着北垣城并无继续南下的打算,先帝便也任知听之了。
直至乾元帝登基后,他大刀阔斧地处置了前朝留下来的朝廷祸患,强壮兵马的同时威慑各边境小国,唯独……对自立为城都、不受大梁管控的北垣城迟迟未能有所决断。
……
宁簌深吸一口气道:“所以,这棵树很有可能是来自……旁的国都的?大人怀疑我这绢绫坊是窝藏细作的?”
宁簌临了还是改口,并未表露出自己猜测出了这树来自北垣城,饶是如此,魏知景还是对她的反应敏捷感到一丝诧异,但很快他又将这诧异掩下去了。
“你猜得不错。”
他对宁簌的话给予肯定,却又警告一般地再道:“目前尚未有足够的实证,本官不希望此事还有除大理寺以外的人知晓。”
宁簌缓缓起身。
她看着院中一地的狼藉,深皱起的眉却不是还在生气,而是……她在困惑,相安无事了数十年,为何北垣城突然送了密探进京都?
是打探消息?还是要有别的动作?
------题外话------
五一快乐宝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