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一二事(第 3/4 页)
盐收从一开始的一百多万贯,后来金朝廷降盐价,增至每年六百二十万六千六百三十六贯五百六十六文。
平均下来每年每户购盐需要一贯钱。
平均下来每人每年购盐只需要一百三十多文钱。
而反观北宋最巅峰时,是在宋哲宗绍圣年间有记载的户口是,一千九百一十二万九千二百一十户,人口有四千二百五十六万六千二百四十三人。
北宋一年光是收粮就有二千四百四十五万石,草七百九十九万,人口没有金国的多。
收上来的粮食却是金国一倍以上。
北宋一年收钱是六千多万贯。
金国物力钱加买盐的钱,总共才八百多万贯。
北宋一年的税收钱是金国的七倍多。
还是没有算北宋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金国只有田税以及物力钱跟买盐的钱。
在人口未变,生产力度没有变的情况下,北宋税收是金国的三倍多,就代表着北宋农民的负担是金国农民的三倍多。
这种情况下北地人民谁会去怀念前朝。
南宋那就更不愿意去说了,在跟金朝同时期,南宋有记载的人口是从两千多万减至一千多万。
当然了肯定还有很多没有记载的人口。
相应的没有记载的人口,那也就说明这些人不交税,都被士大夫们侵吞了。
也就是说南宋只有一千多万人交税。
但是南宋的税收比北宋还高,南宋一年的农业税是两千多万贯,大概算一下也就是两千多万石。
其他的钱税是高达一亿多贯。
哪怕这一亿多贯里面有很多的水分,有些是用交子来充数。
真正的铜钱税收高达六千多万贯。
地方留款也有一千八百多万贯。
加起来都快八千多万贯了。
比整个金国的全部铜钱加起来都要多。
金国全国民间以及朝廷总共才有六千多万贯。
南宋只是一年的税收,就比整个金国全国的铜钱都要多。
南宋的税收是金国的四倍。
而交税人口只有金国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些南宋农民的负担是金国农民的十二倍之多。
在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全靠手工业以及种田的时代。
宋朝这种高昂的税赋,代表着宋朝繁华的表现吗?
谁要是这么想只能说是脑子坏了。
赵宋高昂的税赋,只能说明他对内剥削的厉害。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两个朝代的人口只减不增的原因。
农民宁可不生孩子。
宁可把生下来的孩子自己掐死。
宁可将自家祖传的地投靠给别人。
宁可自己不要户口成为黑户,也绝不想生活在宋朝廷治下。
所以说后人所想的金国民族矛盾尖锐,那只是后人自己强加上去的罢了。
不说当时的人识不识字,懂不懂民族这个问题。
就说一点,在宋朝治下百姓的负担是金国的十二倍。
这就能看出没有人会去倾向赵宋。
金国国内有的只是阶级矛盾。
而这个矛盾不管是外族朝廷还是本民族朝廷都有。
哪怕是到后世都没有清除掉阶级矛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