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沧江有大蛟(第 2/3 页)
身负国仇家恨的白公子,如今竟然削尖了脑袋想去做冀国的官,一想到这里,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可笑。
是啊,他们这一代人,可都是经历过当年那场动荡的战争。活下来的人成了亡国奴,不管朝廷对他们如何安抚,依旧不能改变他们的身份地位,每个人都憋了一肚子的怨气无处渲泄,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毫无顾忌的袒露出来。
吴桐看着这些人,倒也能感同身受。他虽是冀人,却从小与娘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人吃人都是司空见惯的,能活下去那是一种奢侈。
五人边聊边走,不大一会,便来到沧江渡口。
面前的沧江,是川蜀地界最大的几条河流之一,与红河、肃江齐名。整条河流地势险峻,水流汹涌,江面之上波涛汹涌,普通船只根本难以渡过。
当年冀蜀战争,叶青鸾得知冀军并没有组建水师,又望这沧江天堑水流湍急,曾夸下海口除非冀军有天兵相助,否则绝对不敢从沧江渡过。可最后沐剑英却偏要迎难而上,率军偷渡沧江,仅凭几艘渔船便悄无声息的兵临青州城下。
而此时的沧江渡口上,挤满了要去庐州的商贾小贩以及进京赶考的各郡秀才们。不过如今的江南水流湍急,寻常船只根本不敢载客过江,只有稍大些的客船,才敢过江。
如今江面一艘船都没有,众人也只能够在这渡口处休息等待。好在渡口处还修了几间屋舍茶楼,供过往商客行人歇脚。
吴桐等人拴好马匹,进入茶舍,在角落处找了张空桌子坐了下来,又问小二要了几杯茶水。现在这个时候,那客船一时半会也来不了,众人索性就在这里休息片刻。同行的几位秀才闲着无聊,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说些奇闻怪事,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开阔眼见。
这时,吴桐看见茶舍的门外站着一名青年道士,这道士的着装打扮与那白羊宫弟子相差不二。在白羊宫经历了几天后,吴桐对他们也颇有些好感;见那名道士在屋外长望了一番,脸上露出些许遗憾之色,显然没有找到空位,便打算离开。
吴桐见罢,立马起身上前,将他拦了下来。青年道士见状,十分疑惑的问道:“这位施主,拦住贫道,有何贵干?”
走到近处,吴桐才开始打量起对方。这青年道士生的俊朗,仪表堂堂。身着灰色道袍,背后一把长剑格外醒目。
吴桐拱手行礼道:“道长,在下吴桐。不知为何,在见到道长的那刻,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就想与道长交个朋友,不知道长可否赏脸一叙。”
“原来是吴施主。”青年道士立马回礼道:“贫道道号灵虚子,是蜀山剑宗弟子,施主想与贫道交朋友,贫道倍感荣幸。”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