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平均分配(第 1/2 页)
此刻的周杨正陪着曹蕊在工厂生产车间进行采访,一位工人热情洋溢地讲述了江南食品厂这两个月来的改进,从上个月在杨峰的统治之下,拖欠了三个月的工资,道周阳上位之后,立刻结清了工资,并且调整了工资结构,烂工人们的待遇直接上了一个台阶,对周阳的工作进行了肯定。
曹蕊是个合格的记者,他一边听着一边点头回应功能的说话。
在采访结束后,曹蕊对周阳开玩笑说道:“你们排练采访花了多久时间?”
周阳孝道:“如果说从来没有排练过呢?”
“真的会有这么好的工厂吗?虽然我知道我们的工厂初衷是好的,但工厂的老板可不是这么想的。如果不能赚钱,谁会去开工厂呢?”曹蕊反问道。
“那你可就错了,如果不是为了情怀,谁会去做实业?”周颜反驳道,“如果真的为了赚钱的话,去做房地产不是更赚吗?只要买一套房子坐等它升值就行了。还用得着到处借钱,并且关注消费者的体验吗?”
周阳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只是在曹蕊听来有些难以理解。
“房地产攒到现在800块钱每平方米,已经是极限了,要知道我们当地的工资平均水平也才200。”曹蕊反驳周阳的观点,他并不认为做房地产是最赚钱的行业,反而开工厂的才是真正的资本家。
对于房地产的看法,人们一直都在争论,但现在是90年代初,人们对于房子还没有那么的执念,有这样的看法很正常。
因为房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金融产品,而不是单纯用来居住的商品。
当然,和他们争论这些于事无补,尤其是曹蕊这种天真的文艺女青年。
要对付他们,只要和他们谈论梦想就行了。
现在的周阳在曹蕊心中的形象就是一个能够给工人提供高福利高待遇的年轻企业家,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形象了。
尤其是他知道工人的平均工资在300块钱以上的时候,远远超出了当地的平均线,而平均线一般也会比实际工资高出一些。
在这样的推导之下,周杨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上。
“好了,我相信你们工厂对工人的待遇,对设备的保护都是一流的。但是,我今天来调查的,主要事件是你们的生产质量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把你们的质检报告给我看一下吗?”曹蕊思考再三之后,决定进入主题。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