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鬼子盗墓贼(第 3/4 页)
直到天色变深,鬼子部队在一片平地上停了下来。
看样子是要宿营了。
孔捷和魏大勇连忙窜进了附近的杂草丛中。
只见鬼子部队陆续扎起了帐篷,也升起了篝火。
魏大勇饿的肚咕咕叫,从怀里掏出了干粮,递给孔捷一半。
他一边啃一边道:“等弄清楚这帮狗日的是什么来头,老子就把他们全部干掉!
他娘的,可叫老子好等!”
孔捷正要说话,忽然几个身穿常服的小鬼子,簇拥着一个老鬼子走了过来。
两人连忙趴低了身体,攥紧了手中的枪支。
只见那老鬼子指着远处起伏的山脉,哇啦哇啦说个不停。
而他身旁的那几个小鬼子不仅听得专注,还不停地用笔在本子上记录。
孔捷竖起耳朵,断断续续的听了一阵。
忽然他脸色一变,这帮鬼子是盗墓贼!
狗日的小鬼子不仅侵占华夏的土地,残害华夏的人民,还一直觊觎华夏的文物。
为了大肆抢掠华夏的图书、文物,日军各部都配备了专门的文物搜集员。
他们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文物专业知识。
日军部队每占领一地,文物搜集员就会对当地的文物、古籍进行全面地搜刮。
同时,鬼子又派遣了各种考察团来华,并分赴到各个地区,对文物、书刊等进行搜索和甄别。
除此之外,鬼子甚至还成立了一些劫掠中国图书、文物的专门机构。
美名其曰学术研究,实则以考古、调查的名义,猖狂地在我国进行盗掘,掠夺字画、青铜器、瓷器等文物。
事后,还不知廉耻的出版了多本这方面的专著。
这帮狗日的对华夏的文化不仅进行劫掠,据为己有,还进行了摧残。
对我国的商务印书馆总厂进行投弹,潜入东方图书馆纵火。
馆内积累多年的中外杂志、报章,极其珍贵的省、府、厅、州、县地方志及编译所所藏各项参考书籍与文稿,都在大火之中化为灰烬。
诸如此类,罄竹难书,不胜枚举。
欲亡其国,先灭其史。
这帮狗日的是有预谋的。
而眼前这帮身穿常服的,就是鬼子派来的以学术研究的名义,对我国的文物进行掠夺的所谓考古队。
……
为首的这个老鬼子名叫松阪三郎。
在日本国内是一名著名的考古学者。
三年前他就从东京出发,带领着这一队考古人员在华夏进行“学术研究”。
华夏博大精深的文化令他痴迷,而蕴含着华夏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文物更让他爱不释手。
他曾在华夏的一处古墓之中,发现一件黑陶杯器。
制作的十分精美,造型细高,别具一格。
简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而且令他吃惊的是,这一件二十多厘米高的杯子,总共只有40g。
杯身最薄处只有零点二毫米,几乎比普通的纸张还要薄。
他企图用自己所了解的古代制法来复制这件杯子。
但无论他怎么试验,都无法烧制出只有零点二毫米的杯身。
在遥远的古代,那帮支那人究竟是如何烧制成功的?
他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这件文物的发现,无疑推进了日本考古的研究。
这是他最为欣喜的事,能为大日本帝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他看来,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有不妥之处。
曾经繁荣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华夏贫穷而落后。
大日本帝国迟早会接手这样的国家。
届时,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都已毫无意义。
而那些文物和古籍,只有大日本帝国的手中才能发挥价值。
一听说这附近的哪个村庄,有支那人挖掘出了文物。
他立马带领着考古队出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