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继续开个单章唠唠嗑,顺便说下加更事宜(第 2/3 页)

    银行的本质就是一个金钱的中介,它本身是无法提供价值的。盈利来源也是供(储户存款)与求(个人或企业贷款)中间的利差。

    在明白这一点的情况下,来捋捋现在的一切。或者说,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主角不干这些事,它的银行会有什么下场:

    首先失业率高涨,呆帐增加。出现了呆帐,就意味着有储户的存款受到了损失,要填补这个窟窿,就只能用自己的资金往里砸,而这样又会降低银行资本即所有者权益。在跌破警戒线后,被强制破产。

    尤其是在80年新法案出台后,存款利率高限取消,如果没有足够的贷款需求来支撑这些存款消耗,并降低呆帐率,保证营收稳定的话,那些多出来的,无法盈利却还要给储户付息的存款,就是一道道催命符。具体逻辑,我前文也写过了,就不赘述。

    而这个也并不是我的主观臆断,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中的数据就有记录。79年-81年,每年破产银行数为10家;82年为42家;83年为48家;84年为79家;85年为120家;86年为138家;87年为203家...

    更多的数据我想我不用再写了,该明白的应该就明白了。那段时期,就是美国银行从小型化、独立化,向规模化,批量化转变的过程。

    主角解决本地就业问题的核心动力,是为了稳定市场。只有稳定的市场,甚至是繁荣的,活跃的市场,才能保证银行的收益。不然你市场上都跑老鼠了,吊钱没有,你在中间能赚啥钱?

    而从开始为了收回呆帐,到一步步被逼着走到今天。这里面还有一个隐藏要素,就是储蓄银行的性质。

    现在如果有人有兴趣去看美国的银行排名就能发现,顶级银行里,一家储蓄银行都没有。甚至在ameriker网站上,你都很少能看到储蓄银行的新闻。

    因为相比于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不单单是个人企业,它还是美国联邦储蓄系统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它是负担了一部分政府职能的。所以它的盈利属性是比不过商业银行的,按部就班的储蓄银行,在这个时期内(79-99,二十年),几乎完全被商业银行压在地上打。

    营收干不过,规模自然也别想干过人家。在降低盈利的同时,储蓄银行的保障也比商业银行多,尤其是在这个时期。就是还是来分分段。

    简单来说就是,80法案以前,美联储的贴现、清结算、信息报送等等服务,是只向储蓄银行提供的,其余商业银行等等享受不到这些。在80以后,联储还有fdic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储蓄银行不破产,或者有序破产。换而言之,就是有人在给你兜底,如非事不可为,他们会给你提供诸如借款在内的一系列帮助,来避免你破产。

    享受了好处,自然就要有所付出。就是在特殊时期,要负担起维护当地经济稳定,保障货币供应稳定进行的责任。这也是文中道格拉斯市长会主动找到卡特请求帮忙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本就是储蓄银行分内之事。

    另外,如果我没有记错,我是写过在养肥道格拉斯以及皮尔森两地的同时,他是损害了其余城市的利益吧?这所谓的圣人,恐怕也只是当地的圣人。对被他祸害的那些城市而言,他恐怕就是最大的恶人。

    难不成真有人想看“带恶人”主角?拜托,啥年代了...

    阴谋可以做事,但绝对不能成事。我一向认为,真正能成大事者,只有顺应大势,堂堂正正地走出每一步。阴谋可以用,但不能一直用。

    只有光明正大的阳谋,才是真正的道路!

    至于什么杜邦土飞机之类的,看看啥年代...啥世纪了,不要说20世纪这会是美国官僚力量大于资本的时期,哪怕是90年代大兼并后,也没见哪个商业竞争动不动就来黑手啊。阴暗肯定会有,但那种脱离正常逻辑的黑暗,抱歉,这本书不存在。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圈层,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则。在你有能力改变规则前,你只能学会适应并利用规则来壮大自己。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敬山水 甜妻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你比北京美丽 猫咪的玫瑰 小蘑菇 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