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辽饷苗头(第 2/3 页)
唯一逍遥的就是”病“了一个月的朱由校,天天都在魏朝的陪同下出宫”看病“,一个月下来非但没花多少钱,还给王才人带回几件家具来。
在朱由检和朱常洛过来之前,大明王朝这台老旧的机器一直保持着最低转速,二人的到来稍稍加快了这台机器的转速。
每天出入东阁的官吏相较往常多了七八倍,朱由检的聪慧、坚韧被官吏们看在眼里。
相比之下,长孙朱由校因为‘病了’一个月,处理的政务数量还没能突破0.
在众多折子里,一本折子吸引了朱由检的注意力,折子是兵部上的,朱由检看完内容后,拿着折子到方从哲身边:“方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方从哲接过折子看了看,语气沉重道;“殿下您也知道,户部已经没钱了,边事又日渐紧张,边事一紧张,军费开支自然就会增加。”
“方大人,国库没钱了我知道,可非得在百姓身上加税么?一旦加税的口子开了,只怕会一开再开啊。”
方从哲拿起手边的奏折递给朱由检:“这也是兵部送来的折子,兵部说今年军费开支会比年初预算时增加200万两之巨。
边防是一张嘴,百官俸禄也是一张嘴,水利沟渠又是一张嘴,户部已经没银子了。”
朱由校仔细看着奏折上的内容,万历后期,明朝每年的军费开支就达到380万两。
努尔哈赤进攻抚顺以后,明朝军费陡增,堡垒需要修缮,武器铠甲也需要更新,还有士兵的军饷,根据兵部这本折子的预算,今年边防开支甚至会达到600万两。
这么大的开销,户部拿不出钱,所以请求加派的田赋款项来填补军费,简称辽饷。
这次户部与兵部商量了,请求每亩地加赋三厘,预计能征收200万石粮食,看上去加的并不多,但这个头一旦开了,往后辽东军饷又不够了,朝廷肯定还会加赠辽饷。
朱由检拿着奏折一时无语,方正化给他出了个主意:“殿下,此事多半要加,但如果皇上肯发内帑的话,则无需加税。”
朱由检哪能听不出他话里的意思,让万历皇帝从内帑拿一两百万出来,这难度不亚于让万历皇帝上早朝。
这种事,王皇后、郑贵妃、朱由检仨人绑一起都难说动万历拿钱。
朱由检默默将征收辽饷的折子放到了要上奏的箱子里,掌灯时分,朱由检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慈庆宫,魏忠贤突然急急忙忙的跑来,因为跑的太急,进门时被门槛绊倒,摔了个狗吃屎。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