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小经筵(第 2/4 页)
朱由检一拍脑门:“糟糕,把这茬忘了。”
所谓经筵,简单来说就是大臣给皇帝讲书,毕竟皇帝也是要学习的。
明朝人十分注重经筵,明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很爱学习,后期这几个皇帝个顶个的不爱学,天启皇帝更是个超级大文盲。
经筵分为大小经筵,每天的讲学就是小经筵,每隔十天来一次大经筵。
由首辅兼任的知经筵事官是负责经筵事的,往下,六部尚书、左右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卿及学士等人为侍班。
大经筵才需要六部尚书等人过来侍班,小经筵的话,皇帝如果没特别要求,只要翰林官来就好。
因为是学习时间,所以每次经筵没有具体时间,但朱由检可以想象,6个翰林官围着他,估计这一天都消停不了。
可这事儿也躲不开,拿起万历赏他的折扇,带着魏忠贤来到门外,6名身穿青袍的翰林院正在等着他。
明代五品至七品官都穿青袍,因为是给皇孙讲学,穿的都是常服,而不是能表现他们具体品秩的补服。
领头的翰林官走过来,带着身后几人冲朱由检一拜:“殿下,臣乃翰林院修撰钱士升,奉旨带您去文华殿讲经,身后几位大人分别是…”
钱士升逐个为他介绍,朱由检一一见礼。
就算不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沉重课业,但好皇孙该有的礼数还是一点不能落的,更不能露出半点不情愿的样子。
认识完这些翰林官,朱由检才知道这6个人里,2个是翰林院的,2个是国子监的祭酒和司业,另外两个分别是左右春坊的大学士。
说明白点就是:2个中央办公厅的秘书,清华北大的校长,以及国家未来领导人身边的两个秘书,一起来给朱由检讲课。
被他们带到文华殿,学习需要的东西早就都准备好了。
进到殿中,宽敞明亮的殿室内,六张桌子呈三面包围的态势环绕中间的一张桌子。
不用想都知道,那张被“三方面包围”的桌子就是朱由检的。
朱由检过去坐下,钱士升一声低喝:“站起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