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阅兵大典(第 1/4 页)
十月初一,万众瞩目的阅兵式开始了。
这天上午十点,北京城外的火车站内外人声鼎沸,超过10万名观众分布在距离铁路300步外的观摩台上。
这些人里,将近一半是西欧罗巴集团的股东和国家农民协会的土豪领袖,另外一半,则是从全国各省、府中选出的15—30岁的青年人,大明的未来在这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也有很多云南、贵州的土司老爷们的随从,欧洲人和大洋洲的土著也在其中。
九点半,朱由检协同内阁与六部尚书,及各国公使登上阅兵列车,在首节车头和二节运煤车厢后,是朱由检乘坐的第三节。
这辆专为阅兵打造的蒸汽火车,车厢无顶,视野开阔,但不防雨,阅兵之后会被改装成货运车厢。
车厢里的座位都是朝着车头,朱由检坐在第一排,身边坐着张嫣,方正化和刘若愚坐在他们后面,路易十三和韩爌跟他隔着过道。
这节车厢能坐32人,大明的重要官员和英法西等大国的使者可以坐在里面。
第2节,大明官员与其他国家使者。
第3节,云贵的土司老爷们,与蒙古科尔沁、察哈尔、乌鲁特等部落使者。
第4节,参加过万历朝鲜战争的老兵们凑在一起。
第5.6.7.8节是天子青年团、少年团的骨干与军队的高级将领们。
列车两侧,是离铁轨仅2米的宪兵,宪兵队负责维持内场秩序,他们的军服是铁灰色的,颜色更深,军服的装饰也更多,极具辨识度。
宪兵们身后,是卢象升的第21师,士兵们以排为单位,组成一个个灰色方阵。
21师因攻取赫图阿拉之战有功,而后在剿灭建奴余党的过程中屡建功勋,杀敌过万,赐予他们特殊穿着。
21师的士兵们头上戴的m35型钢盔上得到了象征忠诚与勇气的白色闪电符号,军服领口上有骷髅领章也是银色的。
大明72个主战师,只有4个ss师。
士兵们的身边都放着自行车,他们都背着燧发枪,腰间的武装带上系着铳刀、燧石、饭盒、改进版震天雷的等物品,腿上,宽松的马裤搭配黑色皮靴,整齐划一。。
每个方阵的最前边,1名排长与6名班长,神情庄重肃穆,量身定做的军服将他们的身形衬托的笔挺、帅气,即便是嘴歪眼斜,身材矮小的军官,穿上量身定做的军官制服,也能平添三分魅力。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